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最后的时刻》教学设计

《最后的时刻》教学设计

作 者:辛雪莲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新发中心学校 150010)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品读第2、5、13自然段。
2.继续运用抓词语句子谈体会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江姐从容不迫,视死如归的人物品质。
3.体会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特点的作用,通过感受这些描写,尝试揣摩人物内心的想法,体会江姐面对牺牲时,表现出来的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
【教学重、难点】
1.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细节描写的方式方法,能将所学在习作中得以应用。
2.体会句子“像是要去参加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脸不变色,心不跳!”等语句表现出来的人物内心的情感,品味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一.谈话导入
1.观看《开国大典》视频。知道这是什么时候吗?
2.这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的开国典礼,代表着新中国成立了,可是你们知道吗?这时候的重庆还没有彻底解放,就在重庆也即将解放的前夕,也就是新中国成立的1个月后,国民党竟然在逃跑前对被捕的共产党员进行了疯狂大屠杀!大批的革命者惨遭杀戮!江姐就是其中一员,这节课我们就来走进江姐最后的时刻。
二、初步感知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结合预习谁能说说这最后的时刻指的是什么?
3.课前咱们已经见面了,和生字也见过面了,来看看这几个生字你还认识吗?字音很准确。
三、研读理解
1.这篇课文主要写江姐临牺牲前一系列的表现。现在打开课文,自由读,大声读,文中有一句话读起来感觉最能心潮澎湃,激励人心,把它找出来,然后用波浪线画下来。
(1)出示:13自然段。你们找到的也是这句吗?我也有同感。指名读。
a.谁愿意为大家读读这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江姐在生命最后时刻是什么心情?你为什么用这样的语气读,说说你的感受?
b.这段在读时除了要注意2个感叹号,语气要激昂,还有一个破折号,读时停顿要稍长一些。读文要注意停顿,没有停顿就没有思考,没有停顿就不能转换语气。谁再愿意试试?
c.这段是江姐的语言描写。(板书:言)这句话既是江姐对自己说的,也是对大家说的。更重要的是江姐也是这样做的!从这句江姐的语言描写中你体会到江姐是个怎样的人?
2.想要读懂一个人,不仅可以听其言,还可以观其行,察其色,也就是看他的行为,听他的话语,看她的表情,从这三方面考虑就可以读懂一个人。板书形色。
3.再次默读全文,刚才我们用眼睛看,这次我们用心看,到字里行间去看,认真找一找,文中还有哪些江姐言、行、色能体现江姐在生命最后的时刻做到了脸不变色,心不跳!
四、深入理解
组织回报。随机。
1.第2自然段
a. 哪些地方让你体会到了江姐脸不变色,心不跳?
结合具体词语谈体会(体会不慌不忙,像平常一样)
指名读,从江姐不慌不忙的动作和像平常一样的神态中体会到江姐是个怎样的人?
b.谁来读出江姐的镇定,从容不慌不忙,要读得自然舒缓,让平时说话一样自然。谁再试试。
你读出了江姐平常一样的心情。
是啊,面对生命的最后时刻,江姐是那样指板书,作为一名革命者她做到了:引读13自然段。
c.刚才我们通过品读江姐行、色的句子,读懂了江姐,她指板书,学生汇报。
2.还有哪些句子可以体会出江姐面对考验脸不变色,心不跳?5段。
a.汇报读,谈体会。(说说为什么这样读?谈谈你的体会。)找到动作描写。这是江姐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快速浏览一下,把江姐的动作画一画。集体订正,有错误的自己改改。表扬都找到的同学,读书要细心,不要放过每一个字。
b.再读读,从这几个动作中可以看出江姐面临死亡是怎样心情的?(自由读读,边读边体会也可以把体会标注在书上)
她是去参加典礼吗?不是,是去刑场,去刑场本该是什么心情,江姐是这样的心情吗?从江姐这一系列轻松的动作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师注意到他读的时候,江姐的动词都读得比较轻快,让老师体会到了江姐面临死亡平静轻松的心情。谁像他这样再试试。
c .你又体会到了怎样的江姐?(视死如归)
d. 引读,面对死亡他如此轻松,引读第一句。面对死亡她如此平静引读第二句,是啊,她不像是去刑场,而像是去参加隆重的典礼!
e .此刻我们只想说,江姐,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你做到了引读13段。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江姐的死重于泰山,死得顶天立地!同学们看,这看似平常的动作,看似平淡的语言背后,如果我们细细地读,用心体会又是多么的感人至深。
3.小结:刚才我们通过对江姐言、行、色的品读,了解了江姐,走进了江姐,这些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让文章的内容更充实、更深刻、更感人,让江姐的人物形象更充实、更丰满,这就是语言文字的魅力。因此同学们在平时的写作中,也要注意观察生活中人物的言行色,恰当地使用这些细节描写方法,这样对你的写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五、扩写升华
1.课文到了最后,江姐就这样带着胜利的笑容去面临她人生的最后一次考验—死亡,这样的江姐战友们是如此的不舍,这样的江姐我们也是如此的不舍,让我们再一次回顾课文,我想这次再一次读文你的理解肯定不一样了,你的感受肯定不一样了,带着你的理解,你的感受,让我们一起再一次走进江姐最后的时刻!引读全文。
2.闭上眼睛,从文字中走出来,把文字想像成一个个画面,你是否还记得江姐的一个个动作,一个个表情,一句句话语,如果你记得就跟老师一起小声说出来。这样的江姐是否印在了你的脑海中,这样的江姐是否刻在了你的心里?睁开眼睛。请同学们恭恭敬敬地抬起头,挺起胸,看,这就是江姐。让我们一起说:永别了,江姐!
3.同学们有这样一位江姐从课文中走来,她指板书,有这样一位革命者从我们心中走来,她指板书,如果这样的江姐让你为之敬佩而心生向往,那么老师像大家推荐一本书《红岩》,因为这部小说里,还有千千万万像江姐这样的革命者,他们为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将生死置之度外!她们都值得我们敬佩,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引读“高山抑止,景行行止”。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课下去找找答案,找到了,明白了!这句话就是你的了!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