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以读促写”——提高高中语文教学写作能力的培养

“以读促写”——提高高中语文教学写作能力的培养

作 者:叶远谋 (福建省南安市侨光中学 362314)

摘   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措施。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只注重学生的阅读量,而忽略了阅读的质。对学生的阅读缺乏必要的指导,因此阅读无法有效的转化为写作能力。本文通过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以读促写,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策略,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以读促写;写作能力;高中语文

引言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写作来自于生活和平常阅读的积累。高中语文学习是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验,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能够彰显学生的语文水平。高中生要想写出比较满意的文章,需要具备一定的阅读量,在阅读中不断的学习积累,才能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但是现在的高中生普遍缺乏阅读量和素材的整合能力。高中语文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在教学中注重阅读和写作教学,并采用以读促写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教学时,教师要昼多的利用课文资源,把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建立合理的写作阅读模式,以读促写,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以读促写的模式实际上就是利用阅读帮助学生积累素材,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材料。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中的每个模块都是综合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有整体意识,要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把阅读与写作联系起来,以读促写,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高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以读促写的意义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以读促写就是利用阅读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并给他们提供创作材料。学生在写作时需要创作材料,读写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在阅读时会遇到许多优美的句子,而这些句子就是写作的素材,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细节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学生获得写出优美句子的能力。许多高中的语文教师在教学时,非常注重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体方式,而对学生语句运用能力和搭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帮助学生掌握语句的应用技巧、变化方式和应用情境,进而增强他们写作语言的流畅性,让学生在面对写作时得心应手。同时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还要立足于篇章整体,学生掌握了语句并不等于有了篇章能力。高中教师在阅读老汉时,要采用适合的写作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把握篇章结构特征。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注意进行技能分析和操练,教会学生把握整体,注重细节。如在学习《我与地坛》这篇文章时,教师不但要让学生认识人物,还要教会学生从文章中认识背景把握文章。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以读促写的教学策略
1.深挖教材体验写作方式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而来的,课改后的教材更具有权威性和实用性。里面蕴涵着丰富的内容,在教材中保留了大量的传统教材中的名篇,还增加了许多具有时代感的文章。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教材中文章的教学,让学生通过教材中文章的阅读积累写作知识。体会遣词造句,培养他们的语感,并为学生的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对文章中的重点部分精读,在关键之处要细读。每篇文章中的各部分都会有主次和轻重精细之分,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善于课文中的主要重点和细致的部分,在学生阅读时精心点拨。如在学习《大堰河―我的保姆》这篇文章时,这篇文章的重点就是细节描写,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反复阅读品味其中的精妙之处,并了解写好记叙文的关键是抓住细节描写。通过反复训练培养学生精读文章的能力。教师在教学时还要抓住每篇文章中的点睛之笔,让学生深入品味。如在学习《孔雀东南飞》的第二自然段时,有这样的句子“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结合后文思考兰芝是被遣还是自请遣归的。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理解文章,并得出刘兰芝的性格,反抗、有个性、自尊、刚烈,同时还知书明礼。正是如此,兰芝才不会时时事事顺从焦母,进而遭到焦母的指责。通过启发引导,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进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2.激发兴趣提高阅读自主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才能够坚持阅读。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学习《父爱》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先说“父亲是山,父亲是树,父亲是每个人心中的英雄,父亲有时显得高不可触,但有时却是柔情似水,同学们先想一下自己的父亲平时是怎样的”然后再引入教学,进而让学生感受到课文不是深不可测而是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进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进行文章学习运用于生活。此外,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尽量减轻学生的负担,不要给学生布置重复任务,要多让学生写一些开放式的题目。如在学习父爱时,教师不要简单的让学生写读后感,而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深入体会文章中的人性和父爱,并让他们联想自己的父亲,写一篇关于自己父亲的文章。进而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并积极参与到学习中,独立和自主的完成学习。
3.读写结合提高写作能力
阅读是一种输入行为而写作则是一种自主创作,因此阅读不能直接运用于写作中。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以读促写,让学生在写作中熟练运用自己的素材。如在写作时,多让学生写一些阅读感悟,并让学生写出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对读物中句子的简单摘抄,通过写作调动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如在学生阅读《爱的教育》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写出作者为什么会这样,以及如何应对。
结语
阅读和写作相结合能够拓展教材的利用空间,有效提高语文教材的利用率,促进课堂效率的提升。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启发学生,使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并对学生的写作进行创造性的指导。以教材为读的范本,并对写作进行指导,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贾婉芝."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文学教育(中),2017,(10):103.
[2]蔡婷婷.以读促写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价值探析[J].文理导航(下旬),2017,(4):26.
[3]王佳惠.以写促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6.
[4]殷晶晶.“以读促写”运用于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的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
[5]温萍.“以读带写,读写结合”的教学实践探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