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难点与突破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难点与突破

作 者:吴海斌 (黎川县洵口中心小学,江西 抚州 344613)

摘   要: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小学语文教师的难题,不是我们没努力,而是我们的努力往往见不到什么成效。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在本文中试析自己关于突破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难点的相关理解。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教学难点;改善策略

1、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
  1.1教师照本宣科,课堂不能引起学生兴趣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管是哪一种教材都不能够全部顾及学生的学习兴趣点,这个原因导致教师不能够用现代设备教育,只能机械地教育教学,还是机械地停留在课本的描述里。有的课本中有描写的一些人、事物、景色,不少教师也是一带而过。这就是教师主观能动性的欠缺。教师并不能调节课堂气氛,不能让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即使认真听课和备课了,也只是死记硬背地机械式地背课本。
  1.2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不对导致学生思维散乱
  新世纪的教育教学特别提倡主动学习、团结协作、探索研究的现代学习方式。但是,一些教师并没有了解到这一学习方式的核心理念,以致在课堂上教师就是错误引导。教师在课堂上经常说的几句话是:请同学们认真读出课文中自己认为好的或者自己很喜欢的语句;请同学们自己用适合的方式学习课文中的意思等,这是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引导散漫的一种集中表现。
  另一种表现就是小组讨论。虽然老师说完这些话,课堂上的气氛可能会很热烈,但是这些方式的背后,学生可能都是自顾自,都想抢着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至于别人的回答和讨论,至于别人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他们是不会关心的。学生在还没有对课文内容有任何感知时,就跟随教师匆匆进入到领悟文章内涵的程序,这就注定了学生根本就不可能对文章的思想领悟到位。这些学生都是你读一句,你讲一句,你的看法,他的看法,会把文章分析得非常散乱,学生的思维会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这严重破坏了课堂教学效果,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方面的条理层次性。
  2、小学语文教学难点的突破路径
2.1立足观察,指导作文
  观察是作文的源头活水,先是要求学生观察,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点,只要源于生活,我们就给予鼓励,然后告诉学生怎样观察。写出生活中的真实感受来,养成学生写真话、抒真情的习惯,同时让学生明白:写自己想说的话,要写出真感情,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这样的文章,就是成功的作文!
  2.1.1观察生活
  语文课上,我要求学生每天写一段自己亲眼见到的细节或场面,要求留心身边的每一件事,不能写同样的事情,还要求学生把自己的作文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看是否是重复昨天的故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给予适当鼓励,学生写作中的缺点要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克服,让他们具备自我纠错的功能,进而在作文中再现生活的真实。
  2.1.2注重真情的表达
  在养成学生观察习惯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注重真情的流露,为了照顾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我坚守这样的原则:规定写作范围。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要说,有话想说,表达出自己的真情;注重真情的流露,不限体裁。学生可选择表达手法和文章体裁,不落俗套就行;不限定字数,表述完整就行;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不求真人真事,感情真挚就行。
  2.1.3注重个性
  我们常常抱怨学生的作文千人一面,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我知道,学生本身就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对生活有着丰富的体验,有着自己独特的感悟,或许是我的教学方法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我注意到了这个现象,要求学生要做生活的主人,留心身边的人和事,对身边的人和事要有自己的看法,并且要表达出来,令人信服。对发生在身边的事,要多问问为什么,要善于设身处地地想想,要是自己做,将会怎样,别人会怎么想,等等,这将是开发学生个性的不二法门!这样就立足于学生的身心特点,养成了学生的个性,学生的作文也就绚丽多姿了!
  2.2立足生活,培养想像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像中的事物。”想像是学生作文中不可或缺的,没有想像的作文,就是白开水,淡而无味。要做到这一点,不妨让学生多看点童话书,小学生的想像力开发的比较早,我以童话为蓝本,让学生依据童话的模式,进行再创造,续写童话、改写童话等等,这样既开发了学生的想像力,又让想像力合乎情理!  2.2.1在课本和课程中寻找共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与学生经验和生活中的联系,这样才能容易让学生对学校、教师和教材产生兴趣和共鸣。这样学生才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够进入到教材中描写的情景中,才能够达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到自己和课文中所描写的情景所相同的或相似的经历。有的应该把学生带到广阔的大自然中观察体会。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切身体会到课文中描写的美,让学生和大自然真正结合起来,才能让语文课堂真正生动,让学生真正感兴趣,真正领悟到课本中的内容和内涵。
  2.2.2课堂教学与课外拓展紧密结合
  要将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和课外拓展训练,有机结合教学目标,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让教学的选择和教学的内容一致。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合适的学习方式,按内容具体进行分析,要具有多元的思想,有利于让学生结合实际形成不同的感受,能够培养个性思维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当众展示自己的思想结果,会引发更多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成果。学生共同学习,互相启发,这样才能科学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当学习小学课本中《荷花》一文,教师就应该将学生带到开有荷花的池边,让学生真切地感受:荷叶的叶子,荷花开放的不同姿态的美。
  结语
  以上是笔者对小学语文教育中出现的难点的分析和对解决难点的对策。希望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当中切合实际地高效地完成教学内容,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王德彪.论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J].好家长,2016.
[2]宋艳丽.浅谈创设良好课堂氛围的有效策略[J].中华少年,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