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策略

作 者:丁云莉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井冈山小学 157000)

摘   要:所谓的“师生互动”主要指的是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的相互的作用和影响。在现代教学活动中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的例子数不胜数,正也从正面证明了新课程改革已经深入人心。一方面,师生之间的互动有利于教师正常的授课,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但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一部分教师不能很好的掌控互动课堂,造成了很多师生互动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本篇文章结合日常课堂的教学经验,对当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师生互动问题及其解决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小学语文

在新课程中给课堂教学的定位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同时,这也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应具有的价值取向。当今课堂教学活动更加注重课堂活动的“动”,让老师与教学资源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互动。课堂教学中的师生教学互动,追溯本源,其最主要的还是为了让学生在愉快轻松地教学气氛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创新的能力,增强自身自主学习能力。
1、师生互动的首要前提是教师角色转换
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已经明确指出:课堂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单靠传统教学方式的老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所传输的知识是不可能的。针对于此,我们可以了解,现代课堂所倡导的自由和民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中,进行师生之间平等的互动,让学生能够自由地发表自己对于问题的看法。教师们也必须要认识到这一点,明确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新身份,只有这样才能让师生互动顺利进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1.1教师应该努力创造让学生可以张扬个性的课堂
自我意识只有在民主的教育下才能健康发展,在民主下解放思想,激发个人的无限潜能,这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所在。所以,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创造民主的环境,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尊重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拥有独立的发言权利,让每一个学生的聪明才智都得到充分体现。
1.2教师要主动帮助,组织和引导学生学习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一方面利用现有教材推陈出新为学生更好地服务,不仅仅局限于现有的知识。注重课堂设计的创新性来扩宽学生知识面。在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该在学生的学习中引导他们研究一些问题,引导他们在生活中锐意进取。让学生们拥有更加自由的空间施展自身才华和特长,更好的学到知识。
1.3教师应该从心底里赏识学生
夸奖和赏识永远是教学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细节,教师们一方面要及时了解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和他们自身能力的提高;在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学生们在学习生活中的优良的学习行为表现和学生们在人际关系和情感关系处理方面的优秀表现。要切实对每位学生做到足够了解,对于学生们每一个细微的进步及时提出表扬和鼓励。这样能使学生们更加积极主动投身于课堂学习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处事能力,让学生们更加乐观开朗。
2、课堂提问成为课堂互动主要形式
课堂提问作为一种现代教学的重要手段,可以让老师们在提问中了解到学生的长处和不足。通过提问的方式让教师与学生进行更好的互动,彼此之间更好地传递想法,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有技巧的提问能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对于每个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将引导学生们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索,去发现和解决问题,这也就是课堂提问的最终目的。
3、课堂互动具体要求
3.1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加强学生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讲述《九寨沟》这篇文章时,要求学生先熟知课文主要内容,明确学习目标。首先,给学生展示两幅画面,让学生自由交流在画中观察到的东西和对画的感受。老师倾听大家的发言能够大致明白学生的心得感受。学生们也在这种轻松的环境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2明确教学课程中课堂的重点和难点
学生学习中遇到较难的知识点,应该互帮互助,积极思考,和老师进行交流,实现师生互动。再以《九寨沟》一文为例,通过两幅画的观察,让学生们自己回答:一年里感到最喜欢的是哪个季节?为什么?哪个季节而最美那?通过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轻松解决了学习的重难点,让教学过程取得良好效果。在教师讲完课之后也要引导学生回顾总结之前学过的知识,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例如在教师讲完课之后,学生完成了自由讨论并学到知识,这时候有必要要求学生进行知识点回顾总结:通过本文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把学到的知识讲给身边的人听,让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
4、树立师生交往,平等对话的教学观
教学活动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活动中最为特殊的一种存在。可以将交往看作教学活动的本质,在人的交往活动中,每个人都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而存在,每个人也都是其他人相互交流认识的对象,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立人格存在。
5、设计发散性问题以扩大互动交流空间
提出很多具有很大包容性和可选择性的问题,让学生对于如何解决问题,选择什么材料和思路方法去解决问题有更多的选择方式;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和猜测,而不仅仅是只有一种标准答案。教师们把这种发散性问题带到学生面前,也是在引领学生进入一个更加浩大的陌生的领域,让学生放开手脚,发散思想,全力思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6、重组课堂信息,调整课堂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计划,观察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变化,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解答,善于调整教学进度,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从而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7、创造机会让学生能够展示真实的自己,促进课堂互动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但往往缺乏展示的勇气,日积月累之下就会使得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信心都受到重创。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对提出问题的同学提出鼓励并加以奖励,让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也会使得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在新课程教学中,通过深入广泛的交流来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之间彼此交流影响,师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补充,让学习成为学生发现问题从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创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建立师生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开启师生互动学习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陈静.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策略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6,(1):9-9.
[2]刘伟军.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23):63-63.
[3]王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策略管窥[J].考试周刊,2016,(52):56-56.
作者简介
丁云莉,女,1973年4月—.江苏省沛县人,学历:中师,职称:小学一级,研究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