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非言语行为指的是除了语言行为以外的其他要素,包括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和服饰等各个方面。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多多运用非语言行为,通过非语言行为的表达,一方面有利于保持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另一方面还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旨在结合教学实践经验,针对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行为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非言语行为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的非言语行为对调动课堂气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影响教师教学效果的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言行为,而另一种却是非言语行为。首先,教师通过语言行为可以向学生传达相关的信息,但是在信息进行传达的过程中,也会出现更多的非言语行为,主要包括教师的面部表情以及肢体语言、板书等,这对于学生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有利于促进学生开动脑筋,形成较强的逻辑思维。
一、非言语行为的特征
(1)协调性。当前教学非言语行为,一般会随着语言行为出现在教学的过程中,是对于一种语言信息表达的主要补充,因此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除了用语言来传递自己的相关信息外,还可以通过自己的非语言行为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升课堂语言的感染力与说服力。例如,学生在识别一个物体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如用语言来进行表达和讲述的话,或许用一分钟到五分钟之间,但是如果学生只用眼睛去观察,或许用几秒便能得出这个事物的外部特征状况。因此,小学生更容易通过眼睛来捕获非言语行为的信息。语言行为和非言语行为不单单需要进行统一运用,必须还需要保持一致性与协调性,如果相互脱离,便会降低语言所传达的各种重要信息的能力。
(2)体现真实性。与语言行为等进行比较,非言语行为可以准确的显示教师真实的内心世界。在课堂上教师的情感表现能够影响学生的实际状况,而教师通过表情和肢体语言等进行表达,也能达到自己最终的目标,在小学课堂上有利于起到很好的作用。例如,数学教师在讲解如何看时间的过程中,便可以通过一个钟表摆在大家面前,然后用自己的手指在钟表时针、分针和秒针之上,让大家自己去识别钟表的时针,分针和秒针之间的间隔以及换算方法,非言语行为能更好的让学生掌握的钟进制不是10而是60。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非语言行为的主要运用策略
(1)有利于提升教师的运用意识。在新课改提出的义务教学阶段,特别是对小学生而言,他们喜欢形象较为主动的情景教学方式,因此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但是我们一定要搭配好面部语言和行动来提升课堂教学的主要质量,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合理语言分配,从而进行讲解的时间。例如对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食指和大拇指分别向外伸,从而形成一个手枪的动作,而汉字的八的写法与自己手势也可以出现类似的状况,学生更加容易理解。除此之外,在对于长方形的讲解时,双手对接形成一个二的形状,然后一起打开,便能变成熟悉的平行四边形,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非语言肢体动作进行练习,一方面能够白手画图形,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情感的表达,从而收集理念知识,进行实践。通过长时间的实践,找到适合自己的非言语行为。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中,而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需要将知识点不断的进行讲解,让学生进行二次巩固。
(2)合理运用。由于小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因此,常常将老师视为模仿的对象,而教师在课上展现出的非言语行为,必须要具有积极正确的引导作用。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观察部分数学教师表现出的各种非言语行为,与教学的所有环节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学生的反应一定会非常强烈,但是如果教师出现各种较小的动作,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效率。数学课堂中要多多运用面部表情,尤其是眼神之间的交流,当教师提出某一个问题之后,教师也一定要顾及到所有的学生。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总是爱提问成绩较好的学生,往往会忽略成绩较差学生的感受,这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可以多多鼓励成绩较差的学生,给予他们一些肯定的眼神,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非语言肢体行为的信任,从而在课堂上努力配合教师的工作,同时激发学习的兴趣,并用这些行为配合语言行为的教学。
(3)学校与社会要多为教师提供非言语行为的沟通平台。学校和社会一定要定期定量的请教教育专家,通过学习点评讲座等各种形式来为数学教师提供较为宝贵的意见,而指导数学教师以便更好地使用非言语行为来组织课堂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教学素养,有利于利用非言语告诉学生正确的观点与方法,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而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小学数学教师的喜怒哀乐等基本情感表达方式,包括对学生的态度中,多多运用鼓励性的非言语行为来进行组织的教学。而教师也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来,不仅仅要加强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的熟悉度,更要进一步挖掘学生爱上数学的内在潜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通过意识更新和教学观念转变,有利于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而教师在进修教育理论的实践过程中,遇到的某种实际状况和书本的教学方法不同的地方,需要教师进一步的进行选择,从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而是教师在运用新的知识和观念过程中进行解答,让教师的非言语使用水平逐步达到实际性的进步,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与自身的素质,让教师职业专业化的目标更加确定。
综上所述,当前教师非常注重言语行为教学方法的应用,而忽略了非言语行为教学模式的开发,因此,教师要克服无表情的课堂教学,通过非言语行为的表现,使教师能够正确掌握好非言语行为与运用的主要价值和技巧,发挥教师课堂的引导作用,用非言语行为指导学生在欢乐的情境中去学习。只有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非言语行为教学的主要作用,努力同时把握好非言语行为教学的特点和规律,才能最大的优化教学的质量,从而提升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婷婷. 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行为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
[2]杨静. 小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优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