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体育课教学中,篮球课深受学生的喜爱,但是笔者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爱篮球,却不爱上篮球课,觉得篮球课枯燥单一,还不如自己去玩。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鲜有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的创新与融合,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篮球课教学效果的提高。因此,如何丰富篮球课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篮球教学;效果;途径
引言
篮球运动在我国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篮球教学也一直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通过篮球教学不仅仅可以增强学生体质,更重要的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以及团队协作能力,进而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在传统的篮球教学方法中,基本上都是教师先讲解示范,学生再模仿与练习,各教学环节很难形成体系,且教学方式及手段较为单一,制约了篮球课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高。
一 、篮球游戏教学法
篮球游戏教学法就是在篮球教学中适当地以篮球游戏为辅助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寓教于乐。爱做游戏是孩子的天性,而篮球本身也是一种游戏项目演变而来,因此能否把游戏很好地融入到篮球教学中显得十分重要。篮球游戏教学法可以培养篮球意识,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能提高学生参与度,有利于教学前的热身和教学后的巩固。在游戏中,学生大脑皮层的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兴奋,会积极地参与其中,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而在教学后利用游戏法来巩固所学的内容可以起到强化技术要领的作用。
篮球游戏还可以拉近老师和学生的距离,使教学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而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愉快的课堂气氛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当然,游戏教学法只是辅助的教学方法,不可以本末倒置。选择的游戏要适应学生的性别、年龄和学段,难度适中,目标好达成。另外还要重视游戏中学生的安全。
例如:发展灵敏素质--转圈跑听信号后抢球,追地滚球;发展协调性素质:8字绕竿比快,拨球跑,传球比赛;提高罚球技术:罚球接力,折返跑后连续罚球比赛;提高传球技术:传反弹球比赛,连续若干分钟不间断四角传球,两两传球接力;提高运球技术:十字运球接力,变向运球跑;提高抢篮板球技术:跳起摸高后转身跑,抢篮板球比赛。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
所谓任务驱动法就是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实际把教学任务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借助教师指导或同学的帮助,利用必需的学习资源,通过问题解决式的自主学习方式来完成任务,逐步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达到教学目标[1]。
(一)教学中学生带着任务来学习,可以使他们目标明确,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激发对篮球的热爱。
(二)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之间会有意识地相互比较,引入竞争机制,使学生重视教学。
(三)要想快速高效地完成任务,同学之间的协作是必不可少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还注重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四)学生为了完成任务需要认真钻研教材,积极思考,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形成一些不同的、有别于教师的建议,由此可以鼓励师生和生生间的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首先要创设情境,以双手胸前投篮教学为例。计划三课时,前面两课时重点解决动作,最后一课时重点解决命中率,在动作正确的基础上命中率才有保证。在第三课时笔者把学生分为三组,每组十人,任务是组长带领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投篮练习并相互帮助纠正错误动作,为接下去的课堂测试做准备。测试内容是每人依次罚球一次,最先罚进十个球的组完成任务,最后笔者进行效果评价。评价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整组完成任务情况的评价,包括凝聚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另一个方面是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生个体的学习状态、专注力等方面的评价。
三、口诀教学法
口诀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达到一定熟练程度的基础上,通过长期观察客观环境和事物的内在规律后生成的语言精华。它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文化艺术的不断发展,在各行各业中出现的。体育教学口诀也不例外,随着事物的发展,口诀也随之出现,并有着悠久历史和辉煌的成绩[2]。篮球教学中的口诀是教师在篮球教学过程中根据技术动作的要领和要求,为方便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利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来的,其具有很大的独创性,在教学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便于学生反复记忆与理解,加深印象,以便掌握正确的动作要求。将技术动作的要领转化成便于记忆的口诀,使学生能够有更多时间加以练习,并在练习中强化口诀的理解,二者相辅相成。
口诀押韵顺口,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口诀教学法新颖独特,在吸引学生方便有其特有的优势。
在口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注意语言的表达,首先要形象地说明每个口诀所代表的含义并进行合理的教学示范,使学生们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而不是让口诀变成一种背诵的负担。
比如说在持球教学中可以说“指分握球偏后方,拇指八字肘莫张,持球胸前距适当腕要灵活便移转”;教授运球时可以说“两膝弯曲脚分开,肩肘为轴放松腕,手臂随球上下按,好似球把手来粘”等等[3]。篮球口诀多种多样,也各具特色,需要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反复思考与提炼。
四、表象训练教学法
训练方法多种多样,比如在体育教学训练中经常使用的重复、间歇以及持续训练法等。而表象训练法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却很少在平时教学中得到充分地重视与应用。所谓表象训练法是指在暗示语的指导下,在头脑中反复想像某种技术动作或运动情境, 从而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方法[4]。
以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课为例,通过不同示范面的正确展示,让学生反复观察,并强调要重点关注投篮的动作和球飞行的弧度,最后让学生闭上眼睛仔细回忆,建立初步视觉表象。之后笔者再进行详细的讲解并第二次示范,同时反复强调“蹬地、顶肘、压腕、拨球”等口诀,让学生继续闭上眼睛根据教师语言回忆动作,形成听觉表象。之后让学生模仿教师进行练习,若干次后再次闭眼回忆,一边念口诀一边做动作并想像获得了成功,把视觉、听觉和动觉表象联系起来。接着反复进行完整练习,并提示他们随时根据需要进行各类表象练习。在课程结束后要求学生在空余时间反复回忆与模仿。
五、 男女配合教学法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男女配合教学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一般情况下,在篮球教学中男生非常积极,而女生往往比较被动,做一些技术动作或者教学比赛的时候总是男生响应女生旁观,从而整体教学效果得不到保证。因此如何调动女生的积极性,使整体的教学质量提高显得非常重要。实践证明,男女配合教学法可以较好地解决这样的问题。
不久前笔者安排了一场特别的篮球比赛。首先,把女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一组由两名男生进行强化辅导,并规定了每组女生最后的考核成绩与男生最终考核成绩挂钩,这样男生就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并认真进行辅导。接着,在比赛的时候规定每只队伍必须有男女生共同组成,并制定特殊的规则。比如防守女生要保持至少半米的距离,女生进球在得分基础上另加一分,在三秒区内不能与女生抢篮板球等等。没想到在比赛中女生打的风风火火,男生也不甘示弱,在场上不再单打独斗,而是注意团队配合,在场下也成了球队的教练不断地出谋划策。男女生的积极性完全被调动了起来。这样特别的比赛笔者安排了多场,通过交流与磨合,男女生之间的关系也更加自然、和谐。笔者更多地看到是男生在下课时主动给女生进行补习和讲解各种技术要领,女生也会主动找一些篮球知识与男生讨论,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气氛。
当然,在教学中教师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有效地控制,不可以完全放任自流,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男女配合教学法的作用。
六、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提高篮球教学效果的方法有很多,除了上述所提到的,还有适当奖励法和教学比赛法等等。在重要的教学和比赛中给予优秀学生适当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可以使学生获得认同感和荣誉感,塑造典型,起到带头模范的作用。此外,在教学中适时的安排一些比赛,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篮球技能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竞争的魅力,为他们提供展示的舞台以增强自信,完善性格。
(二)建议
在平时的篮球课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思考、提炼、累积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这样才能使学生不仅爱篮球这项运动,更爱上篮球课。
参考文献
[1] 谢自豪.任务驱动程序教学法在篮球普修中运用的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 2005,25(26):138.
[2] 曾令川,刘晓林.口诀在篮球教学中的运用[J].文化高教,2006,3:29.
[3] 曾令川,刘晓林.口诀在篮球教学中的运用[J].文化高教,2006,3:29.
[4] 刘一航,王智斌.“表象训练法”在篮球教学中运用的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08,27: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