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电力系统电气设备检修问题研究

电力系统电气设备检修问题研究

作 者:孟庆刚 (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天津通信中心 300456)

摘   要:电气设备的检修对于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关系到国计民生,因此,电力系统电气设备的检修应当具有科学的手段的方法,并且要有合理的检修制度和流程,对于常见的电气设备问题能够快速排查,及时修复,尽可能的将设备故障的隐患阻断在萌芽期,让电力系统能够正常高效的运转。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气设备;设备检修;检修流程

一、电力系统电气设备检修的意义与重要性
(一)电力系统电气设备检修的意义
电气设备对于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有着较为复杂的运行系统,需要全面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并且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检查和故障检修排查,这样才能确保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转。由此可以看出,电力系统电气设备的检修是尤为重要的。并且,电力系统设备在运转过程中损耗较大,设备的检修和维护以及保养是电力系统电气设备保持良好性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关键工作。
(二)电力系统电气设备检修的重要性
电气设备的检修对于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电力系统的运转依赖于各种电气设备的良好性能,一旦出现电气设备故障,并且未能在电气检修时进行及时的排除,会影响电力系统的供电能力,造成连锁反应,对于电力企业发展、社区居民生活、单位生产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二、电力系统电气设备检修时常见问题
(一)检修计划不明确,检修间隔不科学
电力系统电气设备的检修计划应当是科学的、系统的,并且应当以一定的资料和依据为基础进行编制。检修计划不够明确的问题一直存在,主要是太依赖于设备说明书和设备的性能数据,在编制检修计划时对检修的间隔期没有系统科学的设计。检修间隔期是指检修的间隔时间,一般情况下,企业的检修间隔期不宜过长也不能过短,需要综合考虑设备的性能、日常状态、企业生产间隔、设备运转记录以及维修记录等情况,而大多数的企业往往过于关注生产周期,忽略了设备检修的重要性,在制定检修计划和设计检修的间隔期时,将企业正常运转作为重点考虑问题,使得检修间隔期受到影响,最终可能导致电气设备的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发现,对于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性能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太过依赖主观的判断,没有深入的分析
在电气设备检修的过程中大部分情况下都是需要做出正确的判断后才能执行下一步的工作计划,而电力系统电气设备是否正常的判断往往过于主观,做出结论浮于表面,没有深入细致的分析。这个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是电力设备检修人员在检修的过程中对于设备检修的任务没有清晰的认识,混淆检修与维修的差异,给出的检修结果失准,不能做到针对性的完成检修任务,无形中增加检修的工作量,不但影响电力企业正常运转,同时也浪费资源。第二是电气设备检修人员在设备检修的过程中过于执著于规定,只是依据流程进行检修,并没有认真的考虑检修的必要性,至于是否进行维修、维修的具体部位以及时间等问题完全依赖于自身的主观认识和判断,对整体缺乏把控,同时也缺少设备信息资料的辅助,导致估计不够精准,对电气设备的状态做出不全面的判断,影响检修工作。
(三)检修过程不认真,安全隐患排除不彻底
电力系统电气设备的检修的主要目的就是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排除设备的安全隐患,但是由于电气设备检修人员本身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有限,在实际的电气设备检修时容易固守成规,按照表面现象给出设备状态的结论,缺乏思考,没有深入分析根本原因以及潜在的风险,这样不利于故障和问题的排除,而且容易导致隐患的遗留。整个检修的过程,知识对表面的问题进行了解决,这是对检修工作的理解和认识不全面,检修工作不认真造成的。
(四)电气设备检修流程不完善
在电力系统电气设备检修过程中,检修的流程是尤为重要的,检修人员需要依据流程对各个关键节点进行系统的检查和维护。但当前的电力系统电气设备检修往往缺乏完善的流程,没有能够从表面到内部的逐级检修程序,也没有对电气设备的检修流程进行科学严谨的规划。因此在检修过程中也没有一个系统的维修方案,发现问题时,主次区分不明确,不能抓住重点问题,造成电气设备检修的困难加大,影响电力系统运转,并且不能根本上排除隐患和问题。
三、电力系统电气设备检修问题解决建议
(一)制定完善检修计划
要完善电气设备的检修的计划,首先必须明确的是检修的间隔期,根据电气设备的数据资料、运转情况记录、企业生产计划等多方面的信息,制定合理的检修间隔期,确保对电气设备最大化的保护,同时也确保企业的合理正常运转需要。其次是对电气设备检修要进行分级检修,将电气设备进行分级,并且对故障设备也进行分级,然后进行逐级的检查和保养,发现问题后,依据故障级别进行进修,分清主次和关键问题,对问题进行精准的定位,避免盲目性的扩大维修范围,造成资源浪费,并且最大化的排除隐患,按照计划进行有目标的针对性检修。
(二)采用科学方法进行检修
电气设备检修方法的科学性对于电力系统设备检修工作尤为重要。在电气设备检修时应遵循一定的方法。只有使用科学的方法,才能确保第一时间找到故障点,及时有效的进行排除。电力系统电气设备检修常用方法有:电阻测量法、电压测量法和短接测量法三种。电阻测量法的前提条件是断开电源,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从而确定故障点。电压测量法分为电压分段测量法和电压分阶测量法。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符合电压,并于正常值进行比较,从而发现异常点,找出故障点。短接测量法为带电状态,采用导线短接通电的方式找出故障点,这种方法的故障排查速度快,并且短接一般采用铲断结合的方式。
(三)加强人员专业性培训
电力系统的电气设备检修工作是由专业的检修人员来完成的。而检修人员的专业性能力和水平以及经验上都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要顺利完成电气设备检修任务,需要不断提高检修人员的专业水平。随着电气设备的不断更新,检修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需要通过培训来不断提高,以满足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的需要,并且努力培养检修人员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通过专业培训,让检修人员能够更好的发挥自身的水平,在电气设备检修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建立定期培训的制度,员工之间互相分享经验,展开讨论,全面增强检修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以及思考能力。
参考文献
[1] 钟春华. 电力系统电气设备检修的思路和方法[J]. 电子制作, 2013(19): 234.
[2]梁小燕. 对电力系统电气设备检修的一些看法[J]. 科技风, 2015(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