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小学数学教学要重视“说话”训练

小学数学教学要重视“说话”训练

作 者: 黎丽荣 (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五里中心小学 332900)

       说话训练,乍一听应该属于语文教学的范畴,其实,在新颁《数学课程标准》中,出现了大量诸如“描述”、“表达”、“说明”、“解释”等词语。这足见在小学数学新课程实施中,加强学生的“说话”训练,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已引起教育专家和广大教育同仁的高度重视。“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语言是思维的外壳。”由此可见,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下面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说话”训练,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途径谈几点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教师语言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国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以其独特的语言艺术美吸引了弟子三千,造就了贤者七十二人,教学语言艺术为他的成功教学奠定了基础。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许多名师之所以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除了其知识渊博之外,还有其富有哲理、充满幽默感的语言让学生记忆深刻。教师富有智慧、幽默、激情的语言,能够让枯燥的教材生动有趣,让简单的说教变得引人入胜,让学生获益匪浅。因此,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研究教学语言艺术,下工夫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加强语言修养,使自己的教学语言不断规范、准确、明快、流畅、妙趣横生。天长日久,学生必将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在数学阅读中感悟数学语言。  
       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所以,数学的学习不能离开阅读。数学阅读过程包括语言符号(文字、数学符号、术语、公式、图表等)的感知和认读、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等各种心理活动因素。由于数学语言的符号化、逻辑化及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要求数学阅读必须认真细致,反复仔细。对每个数学术语、每个数学符号、每个词语或句子都要进行认真分析,加以对比区别,直至弄懂含义。例如,“整除”与“除尽”、“位数”与“数位”、“减少”与“减少到”等,如果混为一谈,就违背了同一律;“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之类的语言错误在于以偏概全,缺乏准确性。把“最简分数”说成“最简单的分数”等语言缺乏科学性。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大量实例加以比较区别,要求学生阅读表达时认真细致,同时必须勤思多想,才能形成科学准确的数学语言,才能使学生正确地掌握概念,运用定理,并逐步养成严谨、缜密的思维习惯。 
       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在解决问题教学中,让学生有条理地叙述思考的过程,清楚地表达解题思路,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如在讲应用题“学校举行歌咏比赛,三年级参加24人,比四年级少16人,五年级参加的比三、四年级的总数多5人,五年级参加多少人?”时,我先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1)题目中直接告诉我们哪个年级的人数?(2)要求的是哪个年级的人数?它与谁有关系?(3)题目中关键是先求出哪个年级的人数?求四年级人数时容易犯什么错误?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让全体学生说,先说给同桌听,并互相纠正语言中的毛病,再说给全班同学听,并要求学生用语言表达时要有条理、说清楚,这样大家的积极性很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在说到求四年级人数易犯哪些错误时,我又提出:遇到类似“比四年级少16人”这样的语句叙述时,应如何理解才不可避免错误?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了,大家都能说出:首先要弄清谁比四年级少16人,四年级比三年级人数怎样,待问题解决后,我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课下思考:根据这个题目的条件,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答?用这样的方法来拓宽学生思路,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四、结合动手操作,培养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精心组织操作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然后用语言把自己的操作过程表述出来,即把操作和说理结合起来,这样就能把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与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可以运用摆小棒的方法,让学生边摆边说,然后在全班汇报交流,教师适时地进行指导、总结。这样,不但使学生觉得有话可说,而且加深对“凑十”的方法和加法含义的理解。从小培养他们的说话意识和能力。
       五、结合生活实际培养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因此,可以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用数学语言解释某些常见的相关现象,叙述某些相关事物、事件,提出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有条理地陈述自己的解决方法,都有助于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如在教学“统计与概率”时,不但要让学生体验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而且要会把各个数据及统计的过程进行描述,通过用“一定”、“经常”、“偶尔”、“可能”等词语对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描述,既能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总之:一个数学问题的产生,是有条件和原因的。每当学生要用语言表达一个新知识产生的过程时,就必须要讲清前因后果,因此说话训练,本身就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