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手机银行拓展农村金融业务的策略研究

手机银行拓展农村金融业务的策略研究

作 者:李 悦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0)

1、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内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与利率市场化的日益深入,以及实体经济的增长乏力、不良贷款全面暴露等问题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中小银行面对着转型压力。网点下沉、接近基层金融消费者、争夺分散而稳定的零售核心存款,成为零售业务发展的出路。而手机银行作为一种结合了货币电子化与移动通信的崭新服务,不仅可以使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处理多种金融业务,而且极大地丰富了银行服务的内涵,使银行能以便利、高效而又较为安全的方式为客户提供传统和创新的服务。同时手机银行也是电子银行系统的重要一部分。它作为一种崭新的银行服务渠道,在网上银行全网互联和高速数据交换等优势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了移动通信“随时随地、贴身、快捷、方便、时尚”的独特性。
而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存在金融机构网点少、金融服务功能弱化等问题。手机银行借助移动通信技术,突破了传统金融机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可以向农户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且在利率市场化和银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手机银行凭借成本低廉和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能够提高金融机构的盈利空间和服务效率,有效激发金融机构在农村拓展金融服务的动力和积极性,由此无疑是农村金融机构开展业务的有效渠道。
2、拓展农村金融业务的可行性分析
2.1 环境分析
一方面,政府政策支持和监管体制逐渐完善。2015年2月对外发布的《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在提及如何提高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时,提出为降低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成本和质量可以利用现代化的通信手段,并单独有一个专题来描述国外手机银行发展的可利用经验,手机银行作为金融在农村发展的突破点,得到了政府部门大力的政策支持。且在银监会下发的《关于做好2015年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中,在谈到推动业务产品创新,切实提升农村金融服务均等化建设时提到,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并创新服务方式,利用手机银行解决好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和偏远地区特殊群体服务的问题,扩大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面的同时高效降低涉农业务的成本。
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和移动支付的发展。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金融运作的电商企业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等兴起,这些金融产品也受到广大农户的喜爱,有利于农村金融业务的发展。而作为一种结合了货币电子化与移动通信的崭新服务,移动银行业务不仅可以使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处理多种金融业务,而且极大地丰富了银行服务的内涵,使银行能以便利、高效而又较为安全的方式为客户提供传统和创新的服务,而移动终端所独具的贴身特性,使之成为继ATM、互联网、POS之后银行开展业务的强有力工具,这同样有利于开展农村手机银行业务。
2.2 吸引力分析
第一,对银行的吸引力的分析。一方面,网上银行和其他电子渠道无论从系统的建设还是业务的推广,基本都由银行来承担。而手机银行业务,在系统的开发、运行和市场营销等方面都要涉及到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网络运营商的合作。对银行而言,这种商业模式的好处是开发成本、营运成本和推广成本低,建设速度快。且在互联网金融与利率市场化的冲击下,商业银行亟待寻找新的业务出路,开辟更大的市场,填补金融服务的空白。由此,开展农村手机银行业务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第二,对农户的吸引力的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农村生活也有了极大的改善,农民对所拥有的资金的金融需求增加。手机银行可以将理财、外汇投资理等多元化产品融入进手机软件使用界面中,方便用户在打开软件后,即可自由的制定满足用户需求的投资方案,更加便捷的同时也更加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农民管理自己账户的多样化金融需求。
3、制约因素分析
3.1 市场因素
人们由于习惯了传统的业务办理模式,长期养成的习惯很难改变。银行在推广手机银行时,主要依靠宣传手段。他们主要对用户进行利益驱动,给予用户免费试用,可是通常情况下用户只是在免费使用的条件下开通手机银行的业务,而没有真正使用。在农村地区推广手机银行业务面对的困难更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匮乏、农民资金大多小额分散,导致推广成本相对较高,收益性差,国内大型银行或移动运营商缺少开拓农村市场的内在动机。
3.2 风险因素
虽然现在手机银行的安全保护系统做得很好,但还是存在很多的风险。如银行以及移动运营商可能出现操作风险。银行职员在对理解新产品上存在个体差异,存在对产品引导、使用解答和操作宣传等不足;用户因操作不当造成手机感染病毒或使手机银行暴露在一个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中。
4、结论和建议
4.1 深入调研,开发符合农户需求的产品
根据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消费习惯等因素,注重技术创新和业务创新,确定适用的技术平台、主要业务和业务模式,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地域的农民推出多层次、差异化的特色手机银行产品。在技术上应保证手机银行在硬件方面的兼容性和通用性,在操作上,简化手机银行业务流程,提高产品易用性,尤其是应考虑到老年人使用手机银行的简便性。
4.2 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客户认知度
由于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有限,农户对手机银行的认知度不够。因而银行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在走访时尽可能地对手机银行业务进行介绍,既增加了解度,又增强他们使用手机银行的信心。
4.3 分步推出,试点运营
农村手机银行业务应分步推出: 先试点小额手机支付服务,以积累客户基础和获得农民的信任,并逐步扩大手机银行使用范围和培养农民使用手机银行的习惯。然后再在此基础上推出小额手机存款业务,农户可以将多余的钱存入获得一定的利息。最后使农户形成使用手机银行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