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试析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试析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作 者:邓国玲 (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第一小学,贵州 兴义 562200)

摘   要: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获得知识,学好学科必须具备的能力。良好的阅读能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阅读能力普遍较低。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能力的途径进行了阐述,为提高小学生数学能力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能力;有效策略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当今教育关注的热点。现在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他们认为阅读是语文、外语、思想品德等其他学科的事情,与数学的关系不大。因此在教学中忽视数学阅读,学生也不知道数学阅读的意义和重要性,学生的学习任务就是解题。有些学生由于不理解题意而对数学学习出现了畏难的情绪,慢慢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力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标志。数学阅读关系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水平和认知水平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改变重解题、轻阅读的传统观念,加强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反思阅读问题
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如果阅读学习的教学方法不合理就很容易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变成了学生的自学。如果学生自主学习后,在课上学习时又可能会提不起兴趣。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学生实施读做结合、读练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把自己初步理解的知识,运用到新的知识情境中。学会用新的知识去解释新的现象,进而激发学生对新解决的问题产生兴趣。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的创造性和开阔性的思维,进而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让学生在以后的解决问题时思路更加清晰,并学会反思对象和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师中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在学习中保持好奇心,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并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学生来说,新课程、新知识甚至新定理公式都是新问题。如在进行小学数学教材的引言中,教师对学生提出以下的问题让他们进行阅读,小数是一种怎样的形式,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可以运用到哪些小数,小数与整数的关系是什么。教师在乾地教学时要经常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通过问题逐渐培养学生求知、好问的习惯和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
1.给学生提供阅读的机会
正确的学习方法能够使人受益终身,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在教学中努力给学生创造阅读的机会,并把数学阅读训练纳入到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情节中。只要是学生能够自己读得出来的问题就让他们自己阅读。在学生进行阅读时,教师要对他们进行引导,让他们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有目的观察、比较、思考,让学生学会用清晰的语言进行有条理的阅读。在教学时教师要尽量多给学生提供阅读的机会和阅读资源,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数学阅读,阅读数学概念、数学故事和数学普及的一些读物和报刊,给学生创设阅读的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进行数学阅读。
2.巧妙引导使学生会读
在平时的教学中指点学生抓住关键字、词,在阅读时做到不添字、不丢字,不能凭着自己的感觉随意读而导致理解失误。对于一些关键的字词要反复品读、体会含义,如在进行平行线的概念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一边读一边用笔圈一圈,点一点,把关键的字词圈出来。通过对同一平面内、不相交、两条等关键字词的品读和联想,帮助学生理解平行线是反映直线间的位置关系的,不能孤立地说某一条直线就是平行线。然后还得对学生指明是同一平面内这个前提。让学生借助实物让学生进行,进而让他们理解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不相交,让学生留下直观深刻的印象,进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在阅读中学会思考
数学阅读的过程就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时,要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的思考问题,并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如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让学生在阅读后回答有余数的除法是如何产生的,什么是余数。商是如何来的,为什么题中吸能商这个数,其他的数行吗,想想余数是怎么求出来的。让学生结合具体的过程中,分析算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进而领悟其中所的阅读方法。让学生通过阅读练习,学会抓住关键,多问几个为什么,使他们的思维得到发展和培养。
4.反复比较促进阅读
小学数学中有许多概念,对小学生而言,有些概念理解时会有一定的困难。为了让学生清楚概念和规律间的差异和联系,避免学生滥用计算方法,需要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阅读的材料,让他们在阅读中进行比较,对易混的概念让学生通过比较找出区别和联系,帮助学生进行辨析分化,克服他们的思维定势。如在学习分数解决问题时,学生对于数量和分率容易混淆。如一根绳子剪去几分之几米和剪去几分之几在理解时容易出现偏差。教师可以相似点,给学生设计几道题让学生阅读比较。如一根绳子长6米,剪掉1/6米,还剩多少米?一根绳子长6米,剪掉落1/6剩多少米,让学生通过阅读比较,在思辨过程中去伪存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
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重视数学阅读,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让学生在训练中掌握阅读的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同时,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蔡媛.关于如何培养小学数学阅读兴趣和提升数学阅读能力的思考与研究[J].读与写,2017,(34):174.
[2]余婵.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途径[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7,(6):81-82.
[3]郭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1):205.
[4]罗丽娟.让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在数学教学中绽放[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12):763,762.
[5]米热阿依·吐尔逊.小学数学的阅读能力培养策略分析[C].//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2016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2016:26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