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改革,课程改革不断的深入,班级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班级管理的实质是管理学生,但是管理学生的主要核心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学生能够更加听话懂事,让学生的人格能够得到修养,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多老师都认为现在的学生教育起来非常的困难,那么应该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热爱班级,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每位小学班主任应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引言
小学班主任的工作非常的复杂,在班级的管理过程当中,要通过民主,信任、放手和坚持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措施。班主任是班级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良好班集体的培养者,是每个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小学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团体,他们刚刚步入学校,正在经历着人生第一次重要的洗礼,所以对于小学生的管理,教育培养要格外的有耐心。
1、民主
小学生是一个刚刚开始接触新鲜事物的群体,所以班主任对他们的任何一方面都不能马虎,培养干部的时候也不能够草率行事,我认为,在选择班委的时候要进行民主的选举制度,让他们从小就有民主思想,也给他们一个独立思考和辨别事情的机会。在选举的时候要适当的引入竞争机制,让所有同学都有被选举的机会,而不是传统的依照成绩来任命或者变相的任命班干部。让学生深深体会到自己处理课本以外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学习。所谓的竞争机制不宜太过复杂,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评分系统”、“竞争上岗”等方法来进行,在教育的同时也增加班级的学习气氛。
2、信任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班级管理需要讲的是集体意识,如果一个班是一艘船的话,那么班主任只能够充当舵手的角色,他不可能将船上的所有角色都一一代劳。所以,班主任的主要任务就是群策群力,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的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只有“班兴我荣,班衰我耻”的观念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里,这样才会出现“我为班级献计策,我为班级添砖瓦”的景象。班主任要信任每一个孩子,首先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通过汇报,全面了解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好现象给予表扬,坏现象及时的制止并更正。其次,对后进生进行鼓励和关怀,让他们感受老师的爱,从而热爱班集体。爱和信任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老师的心灵也会感光显影,印出美丽的图像。
3、放手
健全班级管理制度,培养一支良好的学生干部队伍,教会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是形成健康向上的班集体的重要保障。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喉舌,左膀右臂,也是班级的核心,所以班干部的选拔组成,指导培养和适时进行调整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班主任的工作计划要得以实施,就必须要得到班委的大力协作。因此,班主任除了要选好班干部外,更重要的是要指导班干部应该怎样去开展工作。让他们知道如何处理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的同时,还要知道如何去处理自身和同学之间的关系。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学生间更容易沟通的优势,鼓励班干部开展工作,让他们在工作中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行解决同学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班主任不仅要锻炼学生的能力,还要让学生融入班级的大家庭中,展现自我,在与同学的合作中,学会包容、忍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并健康的成长。
4、坚持
进行班级管理可以说是班主任以及班干部在执法,要执法就要知法,除国家的法律法规,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和学校的相关规定之外,每个班也制定了自己的班级班规。这些都是原则,不可违背。班主任不能够说话不算数,更不能朝令夕改,因为这些纪律和规定都是执法的依据,是每个学生的行为准则。失去了这个准则,班主任将失信于学生,其结果可想而是,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如果做事情只讲三分钟热度,肯定是不行的,因为班级管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一定的时间,首先需要时间去进行实践,其次需要时间去验证,去扩大。尤其现行的班级和学制密切相连,简单的举个例子,小学学制六年,那么相应的班级也存在六年。因此,班级管理贵在坚持,没有坚持,再好的管理方法也是于事无补。
5、勤快
脑勤,多挖掘一些新的理念和新的知识为学生创造学习、生活和娱乐的新天地;多想一些有教育性、趣味性、学生喜欢听的实例在班上演说;多与其他班主任们讨论科学班级管理的方法;多开一些班干部会议、班会,寻找管理班级,提高学习的建议。手勤,多写一些教育教学论文,教学总结,教学心得,多记录一些与学生接触,交流,活动的内容。多摘抄一些优秀的教育案例,管理班级的技巧。嘴勤,多与学生谈心,说说有意义的故事,甚至可以举一些不良实例与学生一同讨论,各抒己见。班主任可以设计悬念,多听听学生发表的意见并且给予鼓励。长此以往,学生就会觉得你可亲,可信,也就乐于亲近你,接受你,把心里话说出来讲给你听和你交朋友。这给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就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结束语
苏荷姆林斯基说:“并非每个人都能够成为学者、作家、演员,并非每个人都能发明火药,但是每个人都应当成为自己行业上的能手,此乃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小学生就像是要开采的宝藏,要雕琢的美玉,只要精心开凿,他们就会越来越顺眼。所以管理学生不应该只是压制,而是应该尊重理解。
参考文献
[1]蓝日模.“走班制”与高中班级管理模式创新[J].教师教育论坛,2016,29(08):66-69.
[2]陈栩,张建霞.初中班级管理模式现状分析与反思[J].教学与管理,2015(15):77-79.
[3]张惠华.大学班级管理模式探讨[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04):145-149.
[4]劳可夫.基于授权理论的大学班级管理模式[J].现代教育管理,2013(08):104-108.
[5]李涵.班级管理模式创新与新型学习共同体构建[J].中国教育学刊,2013(04):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