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商业银行的三性管理原则中,安全性更是重中之重,但是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的产生的不良资产是商业银行能否持续经营的重点。2017年一季度,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季末不良贷款余额15795亿元,不良贷款率1.74%,拨备覆盖率178.76%。目前,虽然目前不良贷款率趋于平稳,但是不良资产在短期内仍会继续增长,因此对于银行而言,如何处置不良资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策略
一、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
(一)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增速放缓,但不良贷款仍在增加
近年来,伴随着宏观经济环境下经济面的放缓,企业的盈利能力下降,导致不良贷款越来越多。同时国家对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监管,其增长趋于平稳,但是不良资产隐藏的风险仍不容小觑。
(二)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行业集中度和区域集中度较高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不良贷款的分布状况,从行业来看,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从区域上来看,根据各银监局公布的数据,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珠江三角洲以及西部地区。其中的行业多是一些产能过剩,甚至落后的产业,盈利能力不强。同时在国有商业银行中,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高于其他银行。
(三)商业银行抵御不良资产压力增大
商业银行应对不良资产有三道防线,分别为拨备覆盖、利润以及资本。拨备覆盖是第一道防线,之后是利润,再是资本。近年来,从拨备覆盖率的情况来看,商业银行的拨备水平接近监管红线 ,资本充足水平也接近警戒线,资本补充压力较大。
(四)商业银行的复杂体制
商业银行的一些复杂体制,导致其与一般商业银行的经济关系较为独立,但是国有控股银行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就比较模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政企不分,从而导致商业银行在处置不良贷款实际上也就是国有企业的债务问题。
二、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
(一)商业银行的政策体制
商业银行由于自身的政策体制,大部分银行为国有控股银行,其贷款的发放大量贷款大部分面向于国有企业,使得不良资产大多存在于国有企业中,再加上受政府政策的引导,一些地方政府对于银行信贷的干预过度,使得银行发放的贷款往往是针对政府扶持项目的财政化拨款,这些企业本身的盈利能力并不强,因此还款能力也不强。
(二)商业银行的信贷体制不完善
商业银行内部的贷款审批体系的不完善,在对于贷款的发放时,往往针对于客观事实,例如贷款的诚信记录、资产实力、企业的经营能力与还款能力等审核不够充分,贷款发放的主观性判断影响较大,再加上对于贷款的后续跟踪监察力度不到位,当企业存在某些经营问题,表现出潜在的违约风险,而金融机构往往意识不足。目前信贷体制缺乏一套切实有效的监管制度来约束贷款的发行。
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
(一)传统的处置手段
传统的不良资产处置手段最常见的包括现金清收、贷款重组、核销、批量转让等。
现金清收的处置手段是最基本的,包括协商催收和诉讼催收。协商清收主要针对有还款能力的借款人,其成本低,但是其处置效果取决于借款人的还款意愿核能力;诉讼催收是针对那些无力还款的借款人,它能有效保护银行的合法权益,但是其效率低、成本较高。商业银行最常用的处置手段是贷款重组,是指商业银行对贷款合同进行调整,从而使得借贷双方能从重组的债务中获益,但是其过程的不确定性较大,银行承担的风险较大。核销是指追索之后仍然无法追回的贷款从利润中核销,其能冲销一些呆账,降低不良资产率,但是存在虚拟核销的道德风险以及操作风险。而批量转让就是银行对一些不良资产进行打包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处置损失,且个人贷款不得转让。
(二)创新的处置手段
创新类的处置手段包括资产证券化、收益权转让、债转股以及互联网处置平台。
资产证券化就是以不良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作为资金池打包卖给SPV(特殊目的机构),SPV以此为基础发行资产支持证券,从而有效隔离风险。目前在我国,资产证券化还属于起步阶段,对于资产支持证券的定价较难,其资产池要求有稳点的现金流,因此对于资产要求较高。收益权转让是指商业银行转让不良资产收益权给银登中心,再受让给信托公司,由投资者进行投资。债转股是指商业银行将不良资产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可以将债权转换为股权。对于企业而言可以降低负债率,改善企业资产负债结构,对于银行而言减少了不良贷款的规模,降低了风险,但是同样债券股也面临着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经营较差的企业往往愿意债转股。互联网处置平台是依托于目前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创新,把互联网与不良资产处置平台想结合,利用互联网的信息传播,为错配的不良资产在互联网上进行重新配置,发现其内在价值。目前这种新型的处理方式,存在业务资质、标准化与权威性的问题。除去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和规定的其他机构外,我国不允许其他金融机构从事不良资产催收。
参考文献
[1]周伟.基于新常态背景下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清收处置策略初探[J]. 《财经界(学术版)》,2017,(8).
[2]刘恒.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J]. 《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4):149-150.
作者简介
黄鑫(1997—),女,江西南昌人,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本科,研究方向:金融市场,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