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我国经济与科技飞速发展,无现金支付模式也随之应运而生。无现金支付是建立在货币技术、移动技术、微支付等支付技术的基础上,在互联网的支持下,为无现金交易的金融服务提供的一种交易方式。鉴于无现金支付的便捷性,无现金支付一出现就深受大众的喜爱,在我国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无现金支付发展的历程、现状及趋势,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无现金支付;电子支付;发展
引言
电子支付是使用安全电子手段来实现货币支付或资金流转的行为,即无现金支付。简单来说,无现金支付就是指电子交易的当事人,包括消费者、厂商和金融机构,借助网络进行的货币支付或资金流转,这个过程中没有现金出现。这种支付方式的出现实现了我国金融服务向电子化方向的发展,对其发展进程的探讨具有很实际的社会意义。
一、无现金支付的前期发展
我国无现金支付的起步较晚。1979年,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开始代理境外信用卡业务,信用卡从此进入内地。1985年,中国银行珠海市分行成立了我国境内第一家信用卡经营公司——珠海市信用卡有限公司,并发行了境内第一张信用卡——“中银卡”,但此卡当时仅限在珠海地区使用,发行量较少。1986年,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发行了长城信用卡,随后此卡在全国各分行发行。
二、无现金支付的发展现状
(1)国家政策的支持
自2014年起,央行就成立了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专门研究小组,以论证央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可行性。2017年春节后,央行旗下的数字货币研究所也正式挂牌。
(2)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迅速发展
我国近年来第三产业日益丰富,相应平台也很多,如支付宝、微信、银联商务等。这些平台的发展相对较稳定,目前都保持良好的势头。自2010年以来,我国第三方支付的交易规模大约每年保持在50%以上的速度增长,仅2017年第二季度,交易规模就达到71000亿元。
(3)电商的日渐盛行
随着无现金支付的模式不断发展,各种支付终端机和支付APP日渐盛行,各个商家迅速将实体经济与互联网集合形成各种电商,通过互联网交易平台,例如平日人们常用的淘宝、京东、美团等APP,推进经济发展。
(4)国民意愿的提升
截止到2017年6月,我国电子支付的用户规模达到5.11亿,其中手机支付用户规模达5.02亿。现在可用于无现金支付的场所越来越多,各种大小商店,甚至路边街摊基本都支持支付宝、微信支付,这也进一步推动了无现金支付的大力普及。
三、无现金支付的发展前景
(1)无现金支付的益处
第一、节约社会资源。中国每年印制钞票上千亿张,大量纸币和硬币的存在是一种巨大的物资浪费。无现金支付不仅减少了物质成本,也降低了因找零等各种流程而消耗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
第二、减少疾病传播。在普通货币流通的过程中货币与身体的接触在所难免,又因其流通广泛,细菌、病毒的滋生也不可避免,无现金支付则可从根本上避免这样的危害。
第三、杜绝假币泛滥。无现金支付模式下传统货币不再存在,不法分子自然无处作案害人,夺取暴利。
(2)无现金社会实现的可能
众所周知,丹麦于2016年一月开始,多数商业店面都可以取消收银机,只接受电子货币。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乃至世界都会迎接无现金社会的到来。
四、无现金支付带来的问题
(1)隐私安全问题严重
无现金支付同时意味着信息的数字化,每一笔钱财的交易都会被记录,而现在数据信息泄露事件时有发生,甚至钱财被盗取不翼而飞,这类问题颇为严重,亟待解决。
(2)数字鸿沟问题不可忽视
我国各个地区网络发展不平衡,对无现金支付的普及度和使用度都不尽相同,特别是偏远地区连电脑都没有,如何发展无现金支付更是难题。因此这些数字鸿沟问题也不可忽视,都需尽快消除。
五、相关问题的建议
(1)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虽然央行在2016年发布了《二维码规范征求意见稿》和《银行卡受理终端业务准入规则》,但国家仍需加强立法工作的落实,规避相关问题和风险,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无现金支付相关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还能保护众多消费者的权益。
(2)加强数据安全保护
数据安全保护需多方参与、共同合作。首先,国家要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监管力度,对已有的无现金支付的犯罪行为予以严重打击。其次,第三方支付机构和电商要注重信用建设和内部管理,不可重市场而轻风险。最后,消费者要提高警惕,保护个人数据安全。
(3)促进无现金支付的普及
一方面,第三方支付机构和电商应不断优化与创新支付模式,吸引更多人使用。另一方面,国家应普及网络和支付模式,实现无现金支付的全面覆盖。
六、结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消费习惯也逐步改变,这进一步加速了我国无现金社会的发展。除了央行外,其他相关政府部门也应积极参与,鼓励更多的企业及单位向无现金支付领域发展,并在推广的同时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起统一的标准和安全措施,将法律落到实处,实现无现金支付安全、便捷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聂昊旻.无现金支付现状研究和展望[J].现代经济信息.2017(02)
[2]姜懿喆.浅谈我国电子支付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J].电子商务.2017(11)
[3]王瑞.第三方支付初探[J].中国国际财经.2018(02)
[4]胥瞰宇.我国电子支付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J].时代经融.2017(10)
作者简介
苏子易,2001年11月,女,汉,河南省郑州市人;单位:河南省实验中学;专业: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