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供应链管理一体化研究

供应链管理一体化研究

作 者:吴梦银 (江西财经大学,江西 南昌 330013)

摘   要:在这个信息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圈中,企业孤立与其他企业是无法生存和发展的。寻求最适合企业自身情况的路径去建立与相关企业的友好合作关系才是生存之道。供应链的产生正是实现这一最大效用的有效途径。如何与本企业所在位置的上游下游企业建立良好的合租关系和良性的竞争机制,就是我研究的主题,也是供应链管理一体化的核心问题。本文将主要研究我国企业现如今实现供应链管理一体化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诸多问题并实现供应链的有效管理使之为企业带来最大的效用。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一体化;合作;竞争;高效

一、研究背景
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供应链的管理对企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如何寻找最适合企业的合作模式上仍旧没有建立长期的机制,对于企业的管理仍旧没有完善的知识体系,处在摸索阶段,研究供应链问题能帮助企业找到理论依据和支撑,也提醒企业在供应链的一体化进程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又相应能有哪些解决方案。
二、实施供应链管理一体化的效益
供应链就是通过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用户之间的流,开始于供应的起点,结束于消费的终点。企业的战略管理中常常会包含对供应链的管理,实现了供应链的一体化对企业带来最大的效益就是节约成本,企业与供应商合作可以提升与上游的议价能力,降低采购成本;与下游经销商、分销商的合作能有效的降低销售成本,减少了销售费用,广告支出等。实现供应链的一体化能为企业带来最大程度的增值。还有其他的作用,例如:有助于资金的周转,这使企业的现金流得到良性的运转,创造更多的资金,使资金链随着供应链同步运作;同样也使存货的周转优化,不会因为存货大量堆积在企业中,增加库存成本,存货大量减值。还可以增加市场占有率,利用供应链上企业的资源、信息、销售渠道,同时充分挖掘本企业的优势,可大幅度提高企业产品市场的占有率。
三、我国实施供应链一体化面临的问题
实现供应链的一体化能为企业带来很大的效益,但目前我国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科学有效的供应链管理模式,这使得供应链的构成和运作都没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用,加之宏观大环境的影响,供应链的一体化形成仍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和困难。
1.我国企业倾向于与供应链下游合作
我国企业在构建供应链的形成机制时,不太擅长使用多元化的模式,只是采用最简单的前项一体化和后项一体化,而且大部分企业倾向于采用后项一体化,即与下游合作,这减少了购买者的议价能力,减少了企业对于销售的投入,能够着重投入到生产环节,能够较大程度的保证产品质量。但这一模式太过单一化,没能发挥出供应链管理的优势,不与供应商合作的后果就是直接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导致购进的原材料价位偏高,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强。尤其对于一些铁矿生产行业,以自然资源为生产原料的行业来说,他们对于销售环节本就成本较低,生产环节花费过高,不能有效控制原材料成本。另外,原材料供应商一旦出现问题,增加了企业的风险,如果与供应商有效的合作,还能降低供应商的违约风险。
2.实现供应链一体化的方式不够高效
由于我国没有供应链建立的科学方法,对于供应链的使用不够高效和优化。供应链的形成应该是严格和生产流程相契合的,要与企业的业务相搭配。例如:服装行业有其特定的供应链模式,与布料提供商建立长期的合作,自己只负责设计和加工这一块,这主要取决于服装行业的特点,需要服装的新潮和时尚,在服装的质量方面也有较高的要求,如果能与供应商合作就能节约一定的材料费用,只负担人工费,把重心放在如何控制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质量上面。针对不同的情况,还可以让供应链更多元化,更智能化,可以将设计的部分外包出去专门请设计团队打造最新的款式,企业只需要做生产缝合等部分,再与物流公司合作,降低运输的中间成本即可。但对于一些轻工业或者生活日用品企业来说,供应链的模式又不太一样,要去分销商建立长足的互惠互利关系,例如护肤品,企业应该着重打造品牌,尽量形成品牌效应,就需要与广告商合作,需要明星代言和线下推广等相结合。对于不同行业,应该建立不同的供应链模式,但是我国目前很多企业还未意识到这一点,一味地模仿别人的模式,是不能与自身企业的业务相契合的,不能使供应链的效用发挥到最大。
四、提升供应链一体化效益的对策
对于这些问题,通过查阅资料我总结了几个相关的对策:
1.完善建立企业的供应链模式
企业应该多对自己的供应链模式做出适当的调整优化,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系统管理,可以聘请相关专业的管理人员,可以学习国外的一些先进的管理方法,使企业的运作更高效,带来更大的效用。
2.树立供应链的合作竞争观
合作和竞争一直都是商界永恒的话题,企业如何树立良好的合作竞争观,如何吸取合作和竞争带来的正的外部性是关键。
3.采用先进的技术实现信息共享
信息也是取胜的关键,在实体流转过程中实现了高效一体化,也要使企业的软件设施相匹配,建立了供应链一体化后,为存在大量的信息,冗杂的信息,需要有效的整理和分类,筛选出能给企业带来预测和判断的信息,然后还要实现信息的共享,及时与上游和下游的合作伙伴取得沟通和联系,及时实现内部的转移定价,共同迎接市场的变化,做出充足的应对。既然是一条船上的蚂蚱,就需要同步的更新和改变。
4.优化企业内部的组织架构与供应链模式相契合
供应链是主要是企业外部的管理运行系统,除了要与宏观环境相结合外,还要与企业内部配合,除了与信息系统配合外,还要与人员组织结构相适应,企业内部的人员设置与外部的供应链需要一致,例如负责与供应商对接的,商量合作定价的部门;与经销商相合作的,商量广告服务和创意的部门,虽然合作了,但不能全权交给合作对方,企业自身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