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中国数字音乐平台模式分析及建议

中国数字音乐平台模式分析及建议

作 者:张庆彬 (江西财经大学 330013)

一、引言与文献概述
伴随这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人们对于精神生活消费的需求不断上升,这带来了近年来音乐产业的高速发展。而在数字化时代下,传统的线下营销模式逐渐被线上运营所取代,实体CD唱片的销售业绩惨淡而数字专辑的销售却越发火热,根据国际唱片业协会发布的全球数字音乐行业收入规模数据,2010年至2016年数字音乐收入由43亿美元增长至78亿美元,而实体音乐则由89亿美元下降至54亿美元。
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学者针对数字音乐产业开展了各项研究。左惠分析了国际数字音乐产业的成长趋势,并对产业链中的利益相关方进行了重新定位(左惠,2017);刘国峰则研究了传统音乐产业链存在的问题及当前数字音乐产业链发展的趋势并给出了价值链优化建议(刘国峰,2018);
综上,不难发现我国对于数字音乐产业的研究多集中于产业链整体,而少有关注音乐平台的模式及发展状况,但在整个数字音乐产业链中,音乐平台的运营至关重要,决定着整个产业链的消费者数量与盈利能力,对于音乐平台模式的分析将有助于促进整个产业链发展,由此,本文将着眼于我国不同音乐平台的运营模式,分析其优劣势并给出对应建议以促进优化。
二、音乐平台模式特点分析
在移动互联网用户突破十亿后,数字音乐行业也进入了稳定发展期,很难有黑马出现。而目前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的音乐平台主要包括腾讯旗下的QQ音乐、网易旗下的网易云音乐和阿里旗下的虾米音乐,尽管这些平台都有着自身独有的功能与目标用户,其运营模式特点却大抵相似,总结分析如下。
(一)用户社区建设。以应用形式存在的各大平台,要想保持其用户使用量,提高用户黏性,社区建设工作是运营模式的重中之重。人类是群居动物,而音乐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若无法与群体交流共享,所带来的愉悦感将大打折扣。以网易云音乐为例,凭借平台重点开发的自由评论功能,用户可以在喜爱的歌曲下评论、点赞及回复,音乐所带来的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艺术享受,更附加了来自他人的认同感,社区建设的过程事实上成为了音乐的价值增值过程,这部分由平台功能带来的价值最终将成为平台收益的一部分。
(二)会员与付费制度。会员与付费制度作为数字音乐平台的主要收入来源,其定价方式对平台的运营影响颇大,那么,影响收费制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以三家平台例,QQ音乐为15元每月,虾米音乐12元每月,而网易云音乐为8元每月,考虑到QQ音乐的各项折扣活动,其价格与虾米音乐大抵相似,而与之对应的,是这两者相近但远高于网易云的歌曲版权拥有量。可见,音乐平台的付费制度与歌曲版权呈正相关,平台需要通过收费制度收回其版权成本,但就目前数据,仅有QQ音乐开始扭亏为盈,平台如何实现盈利仍旧是其运营过程中的一大难点。
(三)开源的歌曲上传。在传统的音乐产业链中,唱片公司是歌曲发行的垄断者,民间歌手若不能与唱片公司签约,无论是唱片制作成本还是发售渠道问题都使得其作品难以展现于大众面前。此外,许多民间的传统音乐作品也因为缺少宣传曝光而逐渐消亡。但在数字音乐时代,平台的开源上传模式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唱片公司的垄断地位,使得优秀民间歌手的作品能够得到其应有的曝光率,传统的音乐作品也能得到感兴趣者的传播,而平台则能够在不支付或者支付少量版权费用的情况下得到大量优秀的作品吸引用户,可见,开源上传模式不仅仅利于平台,更有利于音乐产业传承与发展。
(四)多媒体功能集合。在这个流量至上的互联网时代,单纯的音乐收听已经无法满足用户需求,于是各大平台纷纷推出动态功能,即用户可以与社区中分享各类媒体文件,趣图、文字、视频等,无论是否与音乐相关,只需要能吸引足够的流量,音乐平台成为了多媒体的集合体。
三、模式缺陷及建议
由上述模式分析不难看出,数字音乐平台的产生延长了音乐产业的产业链,各类服务产生的附加值使得音乐产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但其运营模式仍然存在一定缺陷,最主要的是盈利问题与功能糅杂问题。目前,仅有QQ音乐凭借会员制度实现了扭亏为盈,如何寻找新的盈利方式是数字音乐平台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其次,随着平台功能的不断增加,许多功能事实上与视频类软件相冲突。鉴于以上问题,本文提出建议如下。
(一)拓展盈利模式。数字音乐平台的主要盈利模式为广告、会员收费及音乐周边,盈利能力上而言会员收入大于广告收入大于音乐周边,在会员收入恒定,由于用户数量变化很小,而广告植入影响用户体验的情况下,音乐周边收入成为了可选的最好途径。音乐周边收入包括音乐商城与音乐知识销售收入,同样以网易云音乐为例,以网易严选作为基础,网易云音乐于平台推出了音乐器材等音乐周边的销售功能。同时,模仿知乎为知识付费的盈利模式,平台也推出了音乐知识学习的电台,以获得盈利。
(二)简化媒体功能。音乐平台的主要职能与卖点是音乐传播媒介,而不是多媒体中心,糅杂的功能也许能获得部分用户短期的兴趣,但终究无法与专业的视频与文字平台相竞争,长期来看只会有碍于用户的使用体验,造成客户流失。
四、结语
数字音乐时代的到来,促成了中国音乐平台的产生与发展,但平台本身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本文尝试分析了其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能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相信在信息化发展越发迅速的未来,我国数字音乐平台能够不断完善自身,发挥其职能,拓展音乐价值链,丰富音乐新文化并促进传统音乐的传承。
参考文献
[1]广电总局:将推九大举措助力国家音乐产业促进工程[J].中国有线电视,2017(11):1303.
[2]左惠.移动互联时代国际音乐产业链成长趋势分析[J].音乐传播,2017(04):82-87.
[3]刘国峰,吴学雷.当代音乐产业价值链问题探析[J].经济师,2018(02):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