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商业银行的日常业务已经从基本的“短借长贷”发展到更多元化的金融产品、新的与网络信息技术结合的结算方式等智能化服务。本文将阐述新时代背景下商业银行的生存环境与业务创新等与传统金融的区别所在。
关键词:撤柜撤点;智能化;互联网金融;代销机构
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市场中数量最多、覆盖面最广、客户量最大的金融机构,近年来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无论从生存环境、业务范围都发生着巨大改变,与传统银行业的服务有着巨大差异。
一、环境背景
随着中国逐步加强市场在经济中所起的作用,商业银行已从利率管制时代改变为利差微利状态。同时伴随着通货膨胀的发生,居民早已对银行存款的稀薄利差丧失兴趣,而紧接着的互联网金融和各种货币基金、债券等虽有风险溢价但才能满足居民对闲置资本的预期回报要求的金融产品接踵而至。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网络平台的搭建,现金纸质化的流通逐步下降,新的支付手段、结算方式、贷款渠道不断出现。这都对以存贷利差和业务手续费为报酬的传统商业银行带来冲击。
二、创新产生
2.1现金存有方式减少,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作为21世纪的年轻一代,钱包似乎已成为装饰品,因为出门带上手机用于基本生活早已绰绰有余。对于商业银行网点排队长、排队难的问题也不存在。手机银行、u盾、网上理财app都可以做到转账、缴费、理财甚至换汇业务等,基本个人服务项在开卡阶段需要去往网点,其他均可网上操作。于是,网上银行app的功能开发与装扮维护,后期服务投诉站点设立等等以解决线上与客户沟通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与此同时,银行更多的是充分利用在银行客户信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利用其在信息、网点和人员等方面优势,增加代理业务的服务种类,扩展业务范围,如和券商合作,代理发行、销售业务等开展有关资产管理、家庭理财等多种咨询服务,给客户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金融服务。[1]因此,在日常维护储蓄客户和银行的运行外,银行正逐步扮演一个投资顾问的角色,为券商、基金公司担任代销机构,从而收取销售服务费等中间费用。
2.2智能化的业务操作,部分支行网点关闭
据部分上市银行半年报数据显示,就2017年上半年,五大国有银行物理网点减少逾200个,基层柜员减少27104人。不得不说,对原本民众心中的“金饭碗”银行柜员和金融专业毕业生是另一个冲击所在。这庞大数量的网点撤柜与人员剪裁背后其实正彰显着智能化服务的普及与便利。大多国有银行都开发新的“智能柜台”的使用,这种机器一般只需要两位职员的认证通过,从个人开卡、电子银行签约、账户挂失、密码重置等常用功能甚至到个人结汇、理财签约、流水打印等便捷服务都可快速完成。这不仅是对客户的服务便利考虑,从银行自身出发,节约人工成本、网点开销,只需几位大堂经理等指导居民操作便可,机器的24小时不断服务,网络化的数据传输对银行日常运营都百利无害。所以,在许多原本网点紧连的社区、街道都在不断撤点或更改为ATM或其他存储机器。在没有撤点的网点,其实也可以看见大堂内整齐摆放着的各式柜台和多半下拉的关闭柜台。尤以这场运动的领头羊,建设银行,在多个网点试点实施大厅无人化、全机器化操作。智能化必然是银行业的发展趋势所在。
2.3新的商务业务的展开
在电子商务的时代背景下,许多银行已不仅仅从事着金融行业的资金流通服务,还有开启商务平台的建立。建设银行推出的善融商务被业界认为是最具推广价值的业务创新模式。商业银行经营电子商务模式的目的不同于普通平台的销售商品,更是要通过经营电商平台,挖掘互联网需求。如善融商务的企业用户可以通过平台结识上下游企业,银行可根据企业情况酌情提供供应链融资服务;平台中的供应商以网上大买家的订单为依据,向建行申请贷款等,而善融商务的个人用户可以根据个人资信和消费需求申请疲累齐全的个人贷款。[2]除此之外,大部分银行都开始推广信用卡服务来匹配这个消费观念逐步超前的时代。不仅仅是利用信用卡的稍高借款利息来收取费用作为报酬,更是建立积分机制,与商务平台连接,进行商品流通、数据链接与分析从而进一步更好更准确地发展资金流通。
2.4互联网金融与房屋抵押的额度减少
在我国信用贷款的逐步规范使得商业银行在贷款业务上本该更加通顺便利。然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之前私人放贷、平台放贷的相对应法规还未完善。瞬时间,活跃于市场上的各类民间借款平台层出不穷,也引发许多残忍的不堪的事件发生。这使得规范化的商业银行业务难以开展,好在2017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编写了《P2P网络借贷平台相关法律法规及案例》而将网贷监管打响第一枪,该法规为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开展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警示教育,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规范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3]同时自2008年以来,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至时至今日的疲软严控,国务院已缩紧房屋抵押贷款额度,从而减少商业银行在房屋抵押贷款的放贷额,进而将减少商业银行在该业务上的收入,但进一步保障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虽现以高市值流通于股市,在面对更加智能化、信息化发展的时代,在坚持原有基础金融机构的性质上应该不断发展新的金融业务,但不仅局限于其他金融机构的代销、承销机构。当然,这必定离不开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再加快克服一些技术障碍,并在提倡“混业经营、分业监管”的背景下,做出差异化的行动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强加长原有客户链条业务,在本具有的规模经济、客户量优势中,开辟一条新的长久的发展之道。
参考文献
[1]乐云. 论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 时代经贸, 2006年10月第4卷45期, 91~94.
[2]戴鸿丽.论新常态背景下的商业银行业务创新.金融教育研究,2017年11月第30卷第6期,3~8.
[3]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 P2P网络借贷平台相关法律法规及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