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家禽、家畜养殖量的增大,以及动物、动物产品流通运输网络的扩大,动物之间和动物与人之间的疫病传播机会越来越多。调查表明,我国现有200多种动物疫病,70%以上可以传染给人,其中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约90种。近年来出现的人感染禽流感疫情和人感染猪链球菌疫情仍让人记忆犹新。动物血吸虫病、结核病、布鲁氏菌病、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也时有发生。重大动物疫病不仅给养殖业及其相关产业造成巨大损失,而且直接威胁人类健康,引发社会公共卫生事件。因此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工作也就具有了公共卫生属性,重大动物疫情成为了突发事件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所以加强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工作的要求更加迫切。
一、当前重大动物疫情趋势分析
近年来,有严重威胁的重大动物疫病主要有以下几种,即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牲畜口蹄疫、猪瘟、新城疫,狂犬病、布氏杆菌病。当前,各地重大动物疫情总体保持平稳,但局部地区仍存在散发疫情的风险,中小规模养殖场户发生疫情的风险较大。近年来,很多地区的疫情形势更为严峻,主要表现在春季口蹄疫疫情、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存在严重爆发的风险;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存在局部发生的危险,处置不当可能连片发生;猪瘟、新城疫、狂犬病等常见疫病依然存在散发风险;羊布氏杆菌病依然存在聚集发生的风险;很多地区普遍存在发生输入性口蹄疫、猪蓝耳病等疫情的风险。
(一)引发疫情的直接原因有
1.高致病性禽流感:候鸟迁徙、禽类及禽类产品流通交易带入疫情(输入性疫情),当本地家禽免疫不到位、免疫合格率低的情况下,疫情发生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2.口蹄疫:免疫效果不切实的生猪经过长途运输等因素应激刺激导致抵抗力低下,又长时间囤积于屠宰场待宰,导致发生口蹄的几率大大增加;本地生猪在免疫合格率低下时,经过间接传播,使口蹄疫疫情在本地区流行;当口蹄疫病毒发生变异时候易发生大规模连片发生的口蹄疫疫情。
3.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在养殖密集区,防疫意识淡薄,气温变化剧烈、饲养条件差导致生猪抵抗力较差,当生猪流通比较频繁时带来病原,导致疫情的发生与流行。
4.猪瘟:防疫意识淡薄、疫苗使用不当、免疫程序不合理,使猪瘟的免疫保护率低下,导致疫情的发生与流行。
5.新城疫:防疫意识淡薄、疫苗使用不当、免疫程序不合理、使鸡瘟的免疫保护率低下,导致疫情的发生与流行。
6.狂犬病:犬类管理不到位、交易频繁又无法检疫、流浪犬较多,免疫密度低导致狂犬病疫情的发生。
(二)造成以上疫情风险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是疫情处置不彻底,传播途径切不断;二是调运监管不到位,疫病随动物调运到处传播;三是种畜的疫病净化不到位,形成垂直传播; 四是养殖场不能严格实施饲料兽药经销服务人员,随意进场入户造成人为传播;五是病死动物不规范化处理,形成2次传播;六是规模场粪便处理不规范,造成环境污染;七是免疫注射不规范,注苗剂量不足,造成免疫效果不佳或失败。
二、主要对策
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应加强以下几项工作把疫情风险降到最低:
一是强化基础免疫,增强畜禽特异性抵抗力,扎实构筑免疫屏障。春秋两季要在强制免疫的基础上进行血清学监测,并根据血清学监测结果结合实际情况,来制定强化免疫和补免计划。组织开展强化免疫和补充免疫,规范免疫操作,确保免疫质量。统筹做好禽流感、猪瘟、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重点做好口蹄疫的补充免疫工作。
二是强化疫情监测,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充分发挥全国动物疫情测报网络体系和乡村两级防疫体系的巡查、排查的作用,重点加强对种畜禽场、养殖小区、活畜禽市场和边境地区的畜禽疫情监测;加大对危险区域畜禽的病原学检测力度,确保将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
三是强化应急准备,提高突发疫情处置能力。要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做好防控物资的储备与更新,加强应急预备队的培训演练,确保反应迅速,措施到位,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四是进一步推进市县乡村四级防疫体系建设。增加村级防疫员工作补贴,确保防疫队伍稳定;大力招聘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基层防疫队伍,以整体提升防疫技术和水平。
五是强化监督执法,保证监管措施落实。要严格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依法加强对动物饲养、运输、交易等活动及场所督查。要按照国务院落有关规定要求,切实加强活畜交易监管。
六是保障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经费投入。①要加大对日常动物疫病防治的经费投入;②在发生重大疫情的情况下,要启动应急预案,由财政拨付专项资金用于疫情扑灭工作;③要加大重大动物疫病资金和物资储备,以应对重大动物疫病突发事件;④要购置防控、监测动物疫病所需的设备和试剂,加强对常发和危害严重的动物疫病的监测工作,提高化验室诊断能力;⑤要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尤其是对学科带头人的培训,支持参加学术交流,能够迅速更新知识,为动物疫病防治提供坚实的智力后盾。
七是完善防控应急联动机制,加强部门联动。积极与公安、卫生、工商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健全跨部门联防联控协作机制,形成防控工作合力,增强重大动物疫病协调处置能力。
八是着力加强应急值守,及时发现和处置突发疫情。启动重大动物疫情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加强应急值守,严格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做到责任明确、人员到位、联络畅通。
九是做好科普知识宣传工作,提高全民的防疫意识。加大《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病应急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养殖场(户)的防疫意识;指导养殖场(户)、养殖小区做好防疫工作,加强疫病防治技术培训,加强防疫条件检查,提高动物疫病防治水平。
作者简介
杨志强,1963.5,单位: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畜牧兽医局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