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高职《应用文写作》“三段递进式”教学模式设计

高职《应用文写作》“三段递进式”教学模式设计

作 者:余 扬 (保险职业学院 410114)

摘   要: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存在认识模糊,模式单一,地位边缘等问题,因此,应根据高校教学实际情况,按照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改革要求,构建三段递进式教学模式,以任务驱动强化模拟写作,以案例教学法渗透写作知识,以岗位实践实现能力拓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三段递进式;教学模式

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说大学生能力的培养最重要的就是写作能力的培养,在高校开设应用文写作课程,培养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应用文是人们传递信息,处理事物的有力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应用文的功能越来越多,应用文在生活工作中具有实用性的特点。应用文的目的明确,语言表达规范,格式体例稳定,时间要素 明确。根据作文的不同目的可以将文章分为文学写作和应用文写作,根据应用文的用途不同可将其分为指导性应用文,报告性应用文和计划性应用文。
大多教师都是以应用文的格式作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忽视了应用文写作语言技巧的相关内容。目前市面上高校中的应用文教材较少,不能科学的分析说明文与应用文的区别,对语言问题阐述较为简略,没有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导致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不尽如人意。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
一、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中现存问题
1.课程设置边缘化
高职院校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应用文写作》等人文素质类课程不受重视,严重影响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提高。
2.学生对应用文写作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高职院校的学生受就业导向思想影响,认为《应用文写作》的实用性不大,在学习过程中并未认真学习,严重影响了写作能力的提高
3.教学模式单一
高职学校教育改革中,《应用文写作》课程不被重视,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教学内容设置与学生专业需求严重脱节。其次,教学内容选择[1]与学生生活实际偏离较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应用文写作课堂教学过程中重传授轻参与。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被动的接受学习知识,写作积极性无法得到提升。
4.附加值低
《应用文写作》课程要达成的目标是写作知识的传授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而如团队合作意识,人文素养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未收到足够重视。
二、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改革原则
职毕业生掌握常用的应用文写作技巧是提升岗位能力的重要基础,为提高《应用文写作》课堂教学效果,必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该课程的改革发展。
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的原则,第一是简要,传统应用文写作内容太过丰富,不利于学生专业的学习,应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选择学生未来工作中常用的文体,教学方法要侧重与专业岗位的衔接。
第二要新颖。教学改革应从实际出发,尽可能多的收集生活中的鲜活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
第三要实用。该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用性强,进行课程改革应把应用写作还原到现实生活中,让学生感到有言可讲,有槽可吐。
第四是特色,高职学生就业岗位以生产,管理,服务岗位为主,在课程内容安排上要紧密结合专业,体现高职教学特点和专业特色。
三、三段递进式教学模式
三段递进式教学模式就是将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三段教学模式能够准确反映《应用文写作》课程的目标层级。
1.通过案例教学法渗透写作知识
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结合实际的教育目标,将学生引入特定的真实情境,通过师生间的互动积极探讨,提高学生面对具体情境的决策能力的教学方式。
应用文写作的教学相对枯燥,传统说教的教学模式,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使学生对应用文写作产生厌恶。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改进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如在讲授应用文招聘启事写作时,教师应精心挑选[2]符合学生专业的招聘启事进行讲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写作思维。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选案例进行多角度分析,充分展开讨论,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写作能力得到锻炼提高。
在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写作方式的重要性,在历年学生的作业中,有意收集典型的反面教材, 学生根据写作要求和自身理解,对作品进行评议,教师应将学生的意见记录下来,通过这种方式深刻启发学生的思维。
2.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强化模拟写作
教师可以基于一个典型的写作任务,引导学生由难到易的完成一系列任务,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解决问题第的能力。
设计任务时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注重写作能力的连贯性和渐进性,遵循学生知识积累能力提升规律,以学生的已有知识为基础,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如在学习会议纪要写作时,可以将会议记录改写成会议纪要,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设计应用文写作教学任务时,应遵循符合专业岗位技能需求的原则。根据不同专业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需求,在开展《应用文写作》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选用不同模式的文种进行讲授。一般通用类如欢迎信,感谢信,求职信等,简报,总结,计划,财经类应加大经济类文种比例。如广告文案,经济合同,经济预测报告,招标投标文书,纳税检查报告等。
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从实际生活场景出发,在实际应用中提高写作技巧。
教师可以依托学生组织,让学生承揽校内外一些活动的应用文写作任务。学生首先要写启事,活动计划,或请柬等,其次要拟定活动议程,最后要编发会议纪要,撰写活动总结。这种带任务的教学设计能将写作与应用相结合,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应用文写作的实践活动中,如设计企业宣传海报,创建班级工作简报,参与家庭相关合同签订等。
3.以岗位实践实现能力拓展
高职应用文写作的素质教育目标是拓展实现能力,能力拓展的主要形式是岗位实践,如院办秘书,教学秘书,团委干事,实训科管理员等,聘请这些工作人员担任学生的写作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岗位写作指导。
在岗位写作实践过程中,学生成为参与实践者,教师成为设计引导者,学生通过岗位实践,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结语
应用文写作是一门培养学生实际写作能力的基础课程,传统的应用文写作教学模式简单,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能得到有效保障。采用三段递进式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应用文写作的学习,有效提高写作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姜阀, 史耀雄, 李梦.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三段递进式”实践教学的实施策略[J]. 考试周刊, 2012(23):165-166.
[2]鲁伟. 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三段递进式"教育模式的构建——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出国与就业(就业版), 2011(17):47-48.
[3]高淑红. 高职《应用文写作》“三段递进式”教学体系构建[J]. 职业技术教育, 2012, 33(20):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