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论提高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在学校德育教育中的作用1

论提高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在学校德育教育中的作用1

作 者:黄神娣 (广东省英德市石灰铺中学 513046)


摘   要:德育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培养中学生的行为习惯以及树立价值观,从而实现全面的身心发展。为了保证德育教育整体的教学效率与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更好地去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就需要合理的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并且顺应数字化时代发展的潮流,以此来使得德育教育的作用发挥到最佳。 
关键词:自主管理;德育教育;有效策略

1、引言
当前的学校教育需要以自主管理作为主要任务,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的学校的文化建设以及自己的自主学习中,才能保证德育教育的意义发挥。本文就是从重要意义入手,探讨有效的策略来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完善德育教育手段,建设和谐校园。
2、学生自主管理对学校管理的重要意义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过程需要做到自觉自主,才能高效的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果,学校德育处、团委以及学生会的日常工作就是积极的进行德育教育,帮助中学生从内心到意识都能做到自觉的传播正能量,约束行为习惯,督促自己的言行举止,可以有效的帮助学校的综合管理成效得以提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减轻老师们的工作压力,除此之外,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提高了,学校的校风也会更加的和谐,因此无论是对学生自己的学习质量以及老师们的管理效率都会有很强的推动力。
3、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形成良好学风校风
自主管理主要就是学生能够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并且自觉的做好行为约束,一方面是学生促着自己用功学习,掌握学习的技巧,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在行为上做到检点与自律,不乱扔垃圾,不讲脏话,乐于分享,友好交往,互帮互助,这些都是校园的文化建设所必需的。因此通过德育教育,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意识,并且能自发的去为学校的校风建设贡献一份力。校园建设主要有两方面,首先是学风建设,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会自主的热爱学习;其次是校风建设,也就是道德文化建设,正所谓成才先成人,教育的根本就在于帮助国家培养有素质有文化的人才,在学校做好校风建设,人人都能善于分享乐于奉献,并且谦让得体,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加强团委队伍建设,管理好学生会、广播站、志愿者服务队等学生团队,提高他们的自主管理能力,完善德育教育的手段,注重时效性,进而保证优秀的校风建设成为校园的独特优势。
4、提高自主管理能力,促进学校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教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所以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学校以及全体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德育部门以及学生会的主要工作内容。现在的学生思维比较跳跃,能够更快的接触并且掌握新鲜事物,专业学科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培养爱国情怀,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优秀的人格魅力。因此德育教育的师资队伍需要积极地去寻找素材来做好渗透,借助每个对象的优势进行德育教育的融合,既可以发挥学科的创造力,又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以及责任意识。教学管理为了保证质量,就需要完善德育管理,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从而帮助国家培养正确价值意识的复合型人才,完成教育事业的最终目标。
4.1 转变观念,改善以往的落后德育教育理念
为了顺应素质教育的改革,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进行德育教育的创新,从而完善教学管理,就需要教育工作者转变落后传统的教育理念。因此身为管理者,一定要明确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次体地位,有针对性地将德育内容以及自主管理模式融入教学过程中,不做单纯地理论知识的宣讲,也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德育教育的正面效果。
4.2 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的先进优势,积极的发挥传统教育方式的特长
传统的教育方法也是有部分值得我们利用去执行教学管理的,信息技术的先进优势只是作为一项改善创新的手段,并非要去全盘否定过去的所有,应该保证德育教育的形式能够顺应整体的时代发展趋势。所以在具体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可以充分的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新颖的方式来加强德育教育知识的传播,并且积极的发挥传统教育方式,两者相结合,使得传统的教育形式更加丰富,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也能快速提高,从而整体的提升对于教育的效率与质量。
4.3 倡导学生的自主管理理念,唤醒他们内心的主体意识
学生本是学习的主人,但是应试教育致使教育呈现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在学校内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的宣传学生的自主管理知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主人翁的意识,同时在课程教学中,或是课外活动中,都鼓励学生自己去思考学习的形式,并且根据自己的特点去创新教学结构,教师则作为倾听者去采纳与落实,长期如此,学生的主体意识会加强,也有助于学校的德育教育。
4.4 改革班级管理模式,班主任做好引导“放任”
传统的班级管理都是班主任主导的,一统到底,学生或是班级的干部都只是班主任的助手与服从对象,这种情形很难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因此需要加强班级的自主管理,德育部门可根据各班级的状况,协调学生自由管理的时间,让学生和班主任进行角色的转换,或是进行投票选举,选举有一定影响力与号召力的学生去负责所属班级以及其他班级的定时定点管理工作,也可以组织一些教学活动,让学生去负责,轮流替换,及时总结与反馈。也可以安排学生内部进行相互管理,比如课堂的纪律,宿舍的卫生打扫以及作息安排,包括学习时间管理等等,让学生彼此成为对方的监督者,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或许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当然转换角色的方法也可以采用,鼓励学生去管理老师,针对每一堂课的情况,客观的评价教学质量,这样也能帮助学生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意识到自主管理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观念,为学校的德育工作奠定基础。
5、结语
常言道:一个人学习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品德不好是危险品。我们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光荣使命,必须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坚持德育为先,发挥德育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作用,加强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德字在最前,也说明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新时期下,所有中学生都应该树立自主管理意识,在学校德育处、团委和学生会干部的带领下,协调学校德育管理模式,成为学习的主人,保证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郭碧环.德育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青年与社会.2011(03)
[2]吕艳宝.创新教学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应用[J].素质教育.2015(11)
[3]赵西敏.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探究德育工作的创新模式[J].职业时空,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