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在活动中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良好品质

浅谈在活动中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良好品质

作 者:陈晓渝 (广州市海珠区红棉小学 510220)


摘   要:良好的品质是一个人行为、作风上所表现的思想、认识和品性等的本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小学生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又极具可塑性的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更是施教的最佳期。紧紧把握住这最佳发展期,在活动中给予他们正确而科学的指导,使其形成良好的品质。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活动;良好品质

英国有句谚语: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从小养成的良好品质,将是他将来成功走向社会的一块奠基石。但是我们常常能目睹这样的情景:两个孩子为了同一件玩具发生争吵甚至打斗;有的孩子把玩具放在书包里不玩,也不愿把它给别人玩。现在的孩子在家里多个成人围着一个孩子转,不知不觉中就将孩子变成了唯一关怀、照顾的对象,从而养成了他们乐意接受别人的东西,却不愿将自己的东西与别人分享的行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差异直接影响孩子良好品质的形成。本人认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一定要保持高度的一致性,那么作为学校管理者,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利用学校的集体活动来培养学生们的良好品质,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一、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学生自律合作等良好品质
游戏是低年级学生对于自身所经历的现实生活一种模拟性学习,也是促进他们心理健康成长的最适宜、最高效的方式。他们在品德课堂上的游戏活动中,动手能力、想像能力、语言能力等得到了较好较快的发展,分享、合作、沟通与承担等正确的品质也会不断得到加强与深化。
在角色游戏中,孩子有了初步的听从、服从、遵守等规则意识,在相互交往中,还开始有了初步的合作意识,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玩伴开展游戏。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像,创造性地反映生活。在老师或家长的正确引导下,孩子能够从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游戏中形成正确的品质。比如在模拟爸爸妈妈做饭的过程中,孩子能够知道爸爸妈妈的辛苦以及对自己的爱,在学习购物时,能够学习到如何与人礼貌地交流,还会不自觉地使用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
二、在养成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文明礼仪等良好品质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不能只进行简单的说理教育,更重要的是要开展养成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养成良好习惯和品质。为了加强一年级学生的文明礼貌教育和日常行为训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我校每年都组织开展“我行,我棒,我是优秀红棉人”的一年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评比活动。活动前期,各班利用班队会课、兴趣活动课或课后时间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和行为规范训练。活动还邀请学校领导和各班的家长代表共同参与检查评比活动。活动中,孩子们积极参与,从而促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良好品质。
三、在一日生活活动中培养学生环保卫生等良好品质
在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活动中,我们经常要求孩子遵守这个,做到那样,但是老师往往会忽略以身作则,其实,老师、家长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随时反射出孩子的一举一动。因此我们要时时、处处、事事要给孩子做出好的示范,真正起到表率作用。
我们利用每天的晨间、课间活动主动向同学、老师和家长问好,引导孩子在向别人问好时要用眼睛看着对方,对孩子进行礼貌教育;在进餐时,通过儿歌、故事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在教室里放一个有纸的盒子,当孩子有鼻涕时,或小嘴巴有脏时,鼓励孩子自己去取纸,擦干净后让孩子自己将纸扔到垃圾桶里,久而久之,孩子知道了要将废纸、果皮、包装袋放进垃圾桶里,从而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在雏鹰争章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信自强等良好品质
我校坚持开展雏鹰争章活动,活动的目的是要让少先队员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在争章活动中学习队知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体验成功的乐趣,在选章、争章、达标的过程中,在自我评价中,不断激励自己,实现自我超越。
学期初,各年级根据大队部的要求,制定争章计划,确定必修章。再由各中队根据各自实际状况,讨论制定中、小队的选修章。在教室里布置雏鹰争章角,将争章要求公布在宣传栏,时时刻刻督促少先队员们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大队部还通过红领巾广播、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学习获得各种奖章的标准。学期中,大、中队开展丰富多彩的队活动,让队员们在活动中竞争,在活动中挑战自我,战胜自我。考章时,利用队活动课,先由队员个人推荐自己,展示自己的争章成果,然后群众评价、表决。学期末,举行隆重、热烈的颁章仪式,让队员体会成功的喜悦,培养他们自信自强、责任担当的良好品质。
五、在家校亲子活动中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等良好品质
父母亲对孩子良好习惯品质的养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为了更好地发挥家长队伍的作用,增强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我们组织相关的家长培训、亲子活动。如在QQ群定期向家长推荐一些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品质的文章,让家长了解一些先进的育儿方法,从而让他们组织相应的亲子活动;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孩子养成良好品质的重要性,组织亲子活动经验介绍;开设微信平台,让家长了解孩子的点滴进步,让家长也参与到我们的教育活动中来;开设养成教育课程,举行家长学校活动向家长介绍我们对孩子进行养成教育的目标、内容以及措施,保持家校教育的一致性;我们还开展系列的亲子活动,让家长以身作则,以向上向正的积极态度和言行教育和影响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品质,如一年级拼音游园会、亲子阅读经验交流会、科学洗手家长进课堂交流会、安全教育亲子嘉年华活动、“雷锋精神永流传,向上向正献爱心”义卖亲子活动等。
学生良好的品质是由成人有意识地培养而成的,一旦形成,就不易更改。正因为这样,我们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品质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一环,给予孩子积极正确的引导,培养他们健康、阳光、积极的品质,让我们的学生都成长为一个自律合作、文明有礼、自信自强、奋发向上、责任担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班级管理》吴秋芬主编,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
[2]《班级管理》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基础教育司规划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