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节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节奏支撑了整个音乐的发展,是音乐的骨骼框架。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重视对学生节奏感的培养,尽可能与时俱进,采用比较灵活且适合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要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的同时也能掌握节奏的要领,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
关键词:小学音乐;节奏教学;素质教育
1、节奏训练的重要性
1.1培养小学生乐感
节奏是音乐的生命,小学生掌握准确的节奏和恰当的速度,才能更加深入生动的表达音乐,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节奏感很重要。当我们看现场演唱的时候,当歌手唱到歌曲的高潮动情处,台下的观众就会情不自禁的随之拍手舞之蹈之,真情实感发自内心的流露出来。小学生在听到一首歌曲或乐曲时,当情感产生共鸣时,也会情不自禁的拍手。
1.2提高小学生音乐记忆力
音乐记忆力是指个体对音乐形象的识记、保持,再认和再现能力。例如在听记简单的节奏时,小学生首先感知的是声音,然后根据音符时值的长短,把听到的节奏准确的记录下来,再对听到的节奏进行回忆比对,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1.3发展小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当小学生听到他所喜欢的音乐时,就会跟着一起哼唱,即使唱不好也会投入很高的热情。也会自然地对音乐作出最初的、最直接的表情反应,使人情不自禁地跟着动起来。
1.4提高小学生的创造能力
节奏是音乐的脉搏,是音乐的基础和动机,音乐通过节奏来呈现它的生命与存在。节奏的训练可以促进左脑的发育。对小学生左右脑的平衡发育起到作用。最终对小学生创造意识的产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1.5增强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小学生在学唱歌曲之前将零散在乐曲中的节奏进行系统化训练,把简单的节奏趣味化、复杂的节奏直观化。节奏训练的特点是:明快、活泼、有趣,我们可以将枯燥的节奏运用在多样化的节奏训练中,转变训练方式。
2、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节奏训练的有效策略
2.1利用打击乐器进行节奏训练
小学音乐老师可以在音乐课堂中引进打击乐器,这是展现节奏的一种重要乐器,而且具有较强的旋律节奏,声音也十分清脆,很容易被小学生接受。打击乐器的声音比较响亮,对小学生的吸引力也非常强,音乐老师在节奏训练中使用打击乐器,学生很容易就被教学环节和老师的表演所吸引,接着就会关注节奏教学的内容。音乐老师可以通过快板、沙球、双响、三角铁等打击乐器的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对学生进行示范,让学生对着打击乐谱进行练习,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节奏。
2.2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节奏训练
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而且活泼好动,小学音乐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性格特点,在音乐课堂上引入游戏,提高节奏训练质量。例如,音乐老师可以在节奏训练中使用奥尔夫教学法,首先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然后给学生播放一段具有极强节奏感的音乐,让学生跟着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或是拍手跺脚,或是摆动身体等,还可以让每一组学生排好队,然后进行前后踏步。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学生在训练的同时,既能有效掌握节奏,又可以运动,从而实现身心的共同发育。
2.3在韵律活动中感知节奏
节奏训练中,律动也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用身体做律动,双手和双脚配以节奏训练,编一些最简单的节奏型让他们用口说。如教学《假如幸福的话你就拍拍手》,通过简单的节奏类型“××”让学生用拍手、跺脚、拍胸等形式来表现。这样,灵活地训练了学生的节奏感,学生在有趣的律动中掌握了节奏。
2.4在教学中归纳节奏类型
针对中高年段的节奏教学,教师先不急于让学生直接接触训练节奏的谱例,先请学生自由发言,举出最常见的几种简单的节奏类型,并让学生把他们写在黑板上,如:× ×、×?×、× ××等等,然后就黑板上几种常见的节奏类型,拍出二至四小节让学生一起模仿,这就要求学生不单单会击拍节奏,还须仔细听,认真记,使学生上课必须专心听。
接着,教师请几位学生就黑板上的节奏型设计一小段节奏,让同学们模仿。教师再对这些学生设计的节奏给予评价、鼓励和纠正。这样,学生参与积极、热烈,学习中也有了新的认识和创造。然后再让学生接触课本的节奏谱例。这样的教学,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又能在学习中多了一份创作的意识,增强了节奏感,轻松愉快地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2.5设置场景,切身感受音乐节奏
学习是不能离开生活的,节奏训练也是如此,因此音乐老师在开展节奏课程的时候要跟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进行趣味教学,带领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种种音乐节奏美,促进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音乐节奏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做到学以致用。在音乐节奏教学的课程中,教师也要学会结合所学内容设置特定的场景,营造特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身临其境般地融入到节奏练习之中,切身感受音乐节奏,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进行节奏训练。
在设置特定场景时,教师要对教材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比如在进行《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学习的时候,除了让学生自己熟悉歌词跟节奏外,老师还可以设置特定的场景让学生融入进来,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十人,然后要求他们十人合作,在教室进行模拟划船比赛,学生可以选择把凳子摆成一列当作小船,用书本模拟船桨,学生坐在凳子上面,在歌曲的节奏下,模拟划桨。这样每位学生都可以在模拟划桨比赛中感受到节奏的魅力,积极参与其中,进行节奏训练。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加强学生对音乐知识的了解和掌握。音乐老师要对此加以重视,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促进小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王润花.农村音乐课节奏教学的几点尝试[J].吉林教育.2011年18期.
[3]申育林.实点虚声——节奏拍点实践教学研究[J].电影评介.2012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