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文教学是按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进行写作,使学生形成写作能力、养成写作习惯的教学活动。
关键词:作文教学;写作;课程改革
正文
作文教学是我国中学语文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作文育人是中华文化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我国《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作文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个人的独特观点,彰显文学的艺术魅力。在教师指导和训练学生写作的过程中,我们对作文教学是这样定义的:“作文教学是按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进行写作,使学生形成写作能力、养成写作习惯的教学活动。”学生在作文教学中,能够培养表达能力,促进智力发展,融合各类知识,发展良好个性,陶冶审美情趣。
一、作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教育体现
语文教材是作文教学的主要课程资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参照,有关作文教学的内容主要集中在课后的研讨与练习,还有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中。通过具体地分析和探究,作文教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在写作内容上,经过基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作文教学应突出“学生是学习作文的主体”,作文教学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作文思想。围绕“以学生为本”的作文教育观主要体现在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学生可以在学习专题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和写作。正如语文新课改的要求:“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因此,在语文教材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作文教学训练,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创造,感性抒发和理性思考,例如,情景作文,写出特点;命题作文,写出启示;自拟作文,写出情感;想像作文,写出特点;观察作文,写出新意。
在写作形式上,有关作文教学训练的方式花样众多,主要体现在语文教材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中,基本突出有以下各种形式。例如,启发作文,以课堂学习内容为前提,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写作;活动作文,以观察、搜集和整理资料为主,指导学生开展写作探究;情境作文,以课文蓝本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情感熏陶,人文写作;想像作文,以课堂学习目标为出发,指导学生进行联想写作;改写作文,以课文范例为参照,指导学生进行改写写作;仿写作文,以课文范例为参照,指导学生进行模仿写作。根据这些多种多样的写作训练形式,学生可以自主写作,研究写作,创意写作。同时,在文章的立意,情感的抒发,意识的创新,取材的范围,思维的培养上,写作教学进行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具体表现为由统一化趋向弹性化,主要将教材内容灵活处理,增加具有自由性和多元性的写作训练方式;由模仿化趋向创造化,注重在作文训练中突出想像开发、思维发散和创造培养,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写作。
二、作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教育劣势
目前,为响应轰轰烈烈的语文课程改革,作文教学作为重中之重,一直被教育界视为改革的领头军。然而,我们的作文教学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整合改革,表面上风风光光,形式上热热闹闹,但究其教学本质,还是处于“学科无地位”“教材无重点”“教育无突破”的“三无”状态。作文教学一直困扰着语文教育,教师难教,学生难学。虽然国内的教育者没有间断对作文教学的研究,但最终没有形成完整的有效的作文教学体系。
1.作文教学地位不突出,缺乏专业性编排
纵观现代语文教材,它是作文教学的主要课程资源,是教师进行作文教学的重要参照,但教材仅仅是个例子,还严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例如,受地方文化、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影响,有的内容未必符合本地区学生实际的作文需要。
最关键的是,我们的教材不能明显地突出作文教学的地位。通过对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编排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每一个主题单元中,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活动所占篇幅比重较大,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的实践内容较多。因此,学生在讨论交流、实践活动的比重远远大于动笔写作,教材几乎将听说读做整合编排完,最后,才煞有介事地把写作介绍出来,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姿态,是不能充分突出作文教学地位,明确写作专业知识构造的。
2.作文教学环境受限制,偏隅课堂教学指导
由于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多数教师除了利用教学计划的课时外,很少把作文教学拓展到课外,更缺乏在生活中指导作文,有关生活化作文训练也等于形同虚设,空摆架子。其实,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没有生活也就缺少了素材,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会积累,边生活边写作,这是作文教学的最佳途径。要让学生建立生活与写作的联系,就要先明确写作目的,然后指向生活,再由生活回归写作。
因此,作文教学需要真正走近学生的生活,作文训练应该真切符合学生的实际。我们的中学语文教材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确实要努力建构适应人性化的“大语文”教育环境,树立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真实典范。
3.作文教学训练单一,拘泥命题写作指导
现在的作文教学仍然没有摆脱老框架,仍旧强调作文的写作技巧,讲究语言的表达方法,交代文章的结构布局。我们认为作文章法是重要的,但对作文教学来说,不是最重要的。受传统的思想意识的制约,我们的作文教学,还是侧重命题作文训练,自主性和实用性的作文表达能力训练还没能有效的走进课堂。我们应该反思现代的作文教学模式,考虑作文教学的实效性。我们要全面发展学生语言知识表达能力,要从单一的书面命题作文中走出来,训练方法多样化,培养形式开阔化,改变学生对作文的因袭,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知识,提高作文的含金量。
同时,作文教学仍旧强调模仿,一味地遵照教材的教学设计要求,指导学生照本宣科的套写作文,生搬硬套的模仿范文。学生在模仿作文中,虽然可以强化和巩固写作知识,但是这样的作文,是没有个性色彩的文章,是没有独特生命力的作品。
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的世界是天真烂漫的,他们对事物往往是感性的认识,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思想意识,指导他们抒发自己的独特感受,畅写个人的奇思妙想,表达内心的创造热情,突出创新作文的有效运用。“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我们不是要训练写作的仿制者,而是要培养写作的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