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高中教育管理策略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高中教育管理策略

作 者:陈宜强 (衡水市第十三中学,河北 衡水 053000)

摘   要:我国新课程改革已实施多年,注重知识的实践性和操作性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为学生提供人性化的教学方式,是新课程教学理念在重要部分。而由于高中阶段的特殊性,在实际的教学中这些理念却成为了一句口号,并未发挥实际效果。鉴于此,本文提出了新课改理念指导下高中教育管理的有效可行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理念;高中教育管理;应对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阶段的教育管理的教学目标转变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以往高中阶段学生的高考成绩依旧是学生,家长和教师最关注的部分,但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深入,很多家长教师开始转变出传统的观念,学生综合能力及实践能力逐渐受到教师及家长的关注。
一、高中教育管理
目前高中教育管理还存在很多不足,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教师学校要转变教育管理理念,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高中教育管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1.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素质欠缺
班级管理是高中教育管理的重要部分,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主导,班主任的个人素质直接影响着班级管理的质量。目前班主任教师团队的素质有所欠缺,影响了对班级的管理。首先班主任教师缺乏科学的管理理论指导,教育管理观念较为陈旧,没有树立新型的管理理念,只是简单的对学生采取制约的管制方式,并未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班主任教师的选用方式较为随意,没有切实可行的操作标准,班主任教师是一个需要为学生负责的岗位,学校人才聘用制度方面的不完善导致班主任教师岗位的用人不当,影响了班主任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第三,学校缺乏对班主任进行专业的指导培训[1],学校忽略了对班主任的指导培训,把班级管理看的过于简单,导致班主任缺乏对管理知识的学习,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常用经验管理方式对学生进行限制性的管理。第四,年轻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缺乏经验,年轻班主任对学生的身心特征了解不足,虽然能够很好的与学生进行沟通,但不能实行有效的管理。
2.管理内容倾向智育
高中阶段,大多班主任的管理观念过于片面,忽略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偏重于学生的智育管理,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有违新课改理念的要求。班主任的这种偏重于智育管理的方式忽略了学生的德育,体育和美育的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管理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智育管理往往采取极端的管理方式,导致给学生带来身心健康的消极影响。
3.管理方式缺乏创新
很多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管理,并未充分建立与学生的平等关系,没有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教育,没有充分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问题,仅是对学生进行统一的强制性管理,其结果适得其反。高中学生的心理已基本发育成熟,独立意识和叛逆心理较强,这无疑增加了教育管理的难度。而如果班主任不重视这个问题,依旧简单的进行强制性管理,很容易在学生犯错时与学生发生冲突,激化师生矛盾,疏远师生距离。进行班级管理要因人而异,不能以学生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如果只关心成绩好的学生,可能会导致成绩差的学生自暴自弃,影响学生的共同发展。
二、高中教育管理策略
1.重视德育教育
新课改理念要求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观价值观,要注重科学管理,运用科学的教育管理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不能只是简单的采取强制的管理手段,德育教育不是进行德育知识的灌输,要深化高中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
2.建立民主的班级管理制度
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对学生充分尊重的基础上建立民主的班级管理制度,通过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从而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广泛征集学生的意见,使班级管理制度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制定符合大多数学生利益的制度,使得班级管理制度更加民主合理。在实行过程中,如果出现新的问题就及时进行修改完善,使得班级管理更加健全。
3.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班主任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端正管理态度,转变管理理念。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学习时间,鼓励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及时为学生走好心理疏导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阶段的重要时期,也是最为关键的时期。而因为缺乏人性化的管理,使得高中教育管理效果不佳,学生的心理健康未受到良好的关怀教育。高中阶段的教育管理过多关注于学生的智力教育,教育管理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为目的,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心理健康未得到良好的教育,导致学生常出现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在高中教育管理中深入贯彻新课程教育理念,必须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最高目标,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国内高中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有利很大的提升,但当前我国高中学校的教育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加强管理。第一,高中教育管理中存在理念异化现象,新课改的管理要求高中学校要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应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重视学生的感情心理需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目前高中教育管理中还存在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导致高中教育管理理念异化,因此教育管理无科学保障。第二,很多高中学校管理评价只注重结果,忽视了对管理过程的重视。第三高中阶段学校管理体制不够完善,高中学校内部管理及巩固设置不合理,监督反馈机制乏力等问题,导致学校现存问题只议无决,管理效率低下。学校管理制度的不规范,导致学校管理实践工作无参考依据,交易式奖惩制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但另一方面却影响了教师对精神需求的追求。
因此,要采取有效策略加强高中教育管理,首先要充分尊重教师的自主管理权,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保障新课程计划的严肃性,杜绝随意占用学生闲暇时间强制补课,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尊重教师自主管理权。其次,要在高中教育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建构和谐的教育教育体制,转变教师视角,充分理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贯穿于高中教育管理实际工作中。最后要明确管理内容,要重视管理过程,不应只看结果,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每位教师都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对工作尽职尽责,对学生身心健康负责,加强细节管理,做到精益求精,不断提升高中教育管理水平。
三、结语
要将新课改理念融入到高中教育管理中,必须转变教师学校的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教育理念重在落实,没有有效的落实,也就无法发挥其作用价值,要进一步改进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建立与学生平的和谐关系,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晓琳.基于新课程理念的高中计算机课教学分析[J].信息与电脑,2016,(18):229-230.
[2]余金海.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体育有效教学分析[J].读与写(上,下旬),2016,13(7):332-333.
[3]彭有文.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6(2):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