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指引下,我校紧紧抓住时代对未成年人的要求,围绕“五个一”扎实有效地开展德育活动,努力打造出具有我校特色的德育工作。
一、更新一个观念——以人为本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树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此,我们不断更新德育工作的理念,即以人为本。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我们提出了“创建个性教育特色学校”办学目标,采取“创新机制,以人为本,优化队伍,实施以德治校、以德立校、以德兴校”的办学策略,自始至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使未成年人处于教育过程的主体地位,改变“一言堂”的教育方式,使未成年人由教育过程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
二、贯穿一个思想——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育人贯穿全过程。)
党中央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全党同志要以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增强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各项工作的自觉性、坚定性。为此,学校指出了“人人争当先进德育工作者”的要求,制定了班主任、任课老师育人职责和全员参与德育教育的管理制度,我们还通过教师每周必做七个一活动,即参加一次班队会,找学生谈心一次,下课参与一次学生活动,与学生做一次扫除,进行一次家访,总结一次班级思想情况,批改一次学生日记,将育人贯穿全过程,达到全方位育人,收到了较好效果。
三、完善一个机制——班主任工作评价机制。
班主任工作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责任重大。为更好地贯彻和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我校不断创新和完善班主任工作的评价机制。一是提出了班主任工作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方向原则,表率性原则,情感性原则,疏导性原则,民主性原则,集体性原则。二是制定了一系列班主任工作、班级常规管理工作的检查评比制度,如《班主任工作考核》、《班级常规管理》、《优秀班集体评比条件》、《优秀班主任评比条件》,德育工作做到了人员落实,考核落实,奖惩落实,并针对班级工作特色给予不同评价,从而使学校德育管理走向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三是人性化管理。我校注重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学校德育管理体系,从尊重、理解、交流、沟通、关心、爱护、培养、奖励等方面,用浓浓的人情激发老师发自内心的工作热情。
四、建立一个体系——三结合育人体系。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思想教育这个系统工程中,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学校教育是关键,社会教育是基本保证。近年来,我校加大了“三结合”教育的力度,建立了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育人体系,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新方法,开辟德育新途径。首先加强对家长学校的规范化管理,制定规章制度,完善表彰制度,真正做到指导家庭教育有计划、有要求、有检查、有评估。其次,将家长学校的办学形式由单向传授向双向交流转变,把面向全校家长的讲座变成家长与学校之间,老师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的共同探讨,每学期针对不同年级设计不同的家长培训内容,建立家长开放月,家长接待日,学校联系卡等,组织学生与家长开展谈心、亲子活动等多种形式的家庭活动。多年来,我校还主动与社会联系,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社会教育活动,学校聘请了吕殿忠、王凤玉等退休老教师为校外辅导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外教育活动。这样,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形成了我校“纵横结合、内外结合”的德育工作新模式,真正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落到实处。
五、体现一个特点——德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孩子。
道德在生活中孕育和生长。道德的学习不同于知识、技能的学习,道德的发展具有迟缓性,不可能通过某一专门的教学和活动解决。因此,真正有效的德育就是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孩子。为此,我们注重把教育与生活沟通,既重视课堂教育,又重视社会实践;进行认知教育,又开展实践教育,使未成年人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学习,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感悟道德,磨炼意志。我们按照“正确引导,因时施教;面向全体,因人施教;广开渠道,因需施教”的原则建立各种类型的德育基地。如利用重大节日组织学生到导航塔、水库旅游景点等教育基地,参观、游览;与驻村建立劳动基地,参加劳动实践体验。通过以上体验、实践活动,让未成年人在经历、感悟、体验的过程中,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去经历生活的道德要求和冲突,构建起生活主体的道德性,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做传承文明的使者,提高文明礼仪素养,做品质高尚的少年。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校站在对国家民族负责的高度,不断创新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新思路,经过长期的、系统的、科学的德育工作努力,使德育工作效果显著,成绩喜人。
参考文献
1.《小学德育》杂志
2.《思想品德教学心理学》北京教育出版社
3.《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作者简介
王业海(1956—— ),男,汉族,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人,莱西师范98级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