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情感是人类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体验。在新课程理念及现行教育体制下的地理教学活动,是个课程创新与开发的过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有效的参与课堂学习,同时也能够以身作则,感化学生,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热情。笔者结合高中地理教学实际,分析了几点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教学;地理教学;情感教育
1、教师引领,渗透情感
“育德之人,必先做有德之人。”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精神源泉。乌申斯基认为:“教师的道德个性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教师人格是全部教育的基础。”地理教师作为地理教学的组织者与实施者,其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能引领学生积极的情感、正确的态度与价值观的生成。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应当努力做到以下方面:
首先,教师需要改变观念,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主动接近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做学生的人生伴侣。古语说:“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当学生相信教师时,教师的一言一行才能更好、更大地影响学生,以起到好的教育效果。其次,教师要做学生的表率、榜样。教师的仪表、风度、教态、言语都应当注意,要严于律己,以对学生起到正面的感染作用。教师要热爱地理教学,真正把地理教学作为一项事业来做,并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此外,对治学要一丝不苟,对学生要满腔热情,以此感染与引导学生。
2、深挖教材,呈现情感
由于教材中的地理学科知识是显性的,而情感领域的内容和教学目标在教科书中却往往是隐性内容,学生自主学习后可能对地理知识和技能掌握得很好,但是相关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却并不一定理解得很透,这就需要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做好引导和总结,使知识、品德得到升华,以起到画龙点眼睛的作用。
例如,在“地理环境整体性”一节教学最后,可以这样总结:“我们的班级也像地理环境一样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假设来了一个新同学不遵守纪律,那么将有两种可能的结果:第一,大家对他漠不关心,他继续我行我素,时间久了,必然有一些意志薄弱的同学受其影响最后也变坏了,最终导致班风变差了;第二,我们班同学都热情帮助他克服缺点,慢慢地,他变成好学生了,好的班风继续保持,这就是整体性的含义。班集体的变化是由每一个同学的行为共同决定的,你们会选择哪种做法?”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地理环境整体性含义的理解,又增强了他们的纪律意识,这样的情感教育言简意赅,而且抛弃了传统的说教式,学生很容易接受。
3、民主和谐,引领情感
英国教育家凯洛夫指出:“你不能在一个战栗的心理上写上平整的文字,正如同你不能在一张振动的纸上写上平整的文字一样。”这说明教学氛围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感到安宁和自由时,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学生对地理才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与态度。一个好的班级教学环境是全体成员应该有共同的追求,共同的荣辱,成员之间应互相友爱、互相帮助。创设民主和谐的地理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从被动受教育者转变成主动的自我教育者,从而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合作、热爱集体、积极向上的情感。
4、媒体实事,激发情感
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文本、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信息组织编制成交互性、实用性很强的课件,在地理教学中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运用多媒体进行地理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著名的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好动机,就是对所学的材料本身发生兴趣。”采用多媒体可以显示多样的地理景观,有效地解决学生无法感知地理事象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创设多样的具有真实性的地理教学情境,极大地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地理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在地理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其中丰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涵,为情感领域的教育创造广阔的空间。地理教师可以联系国内外发生的重大地理时事,来进行爱国主义、国际合作与全球观念的教育;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联系地理科学的新成果、新问题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5、引入乡土,增强情感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引入乡土地理,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生活中时时刻刻有地理问题,学生虽生活在本乡本土,但对周围地理环境并没有全面了解,更不要说科学的认识了。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有目的地去了解家乡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工农业发展状况,等等,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教师适当点拨和引导,这样,学生对家乡倍感亲切,既激发了他们的爱乡之情,又掌握了建设家乡的科学知识,还增强了建设家乡的信心和决心,激发了爱国之情。
小结
总而言之,地理教学的情感教育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讲,既有共同性,又有独特性。以上关于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也只是笔者在自我教学经验中的所见、所感、所悟,希望能够对各位教学工作者有所帮助。但教无定法,教学的方式方法是一个相对运动的项目,我们教师也需要随着学生和时代的转变,不断地去探索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完善高中地理教学,从而在探索的路上不断获得新知,为地理教学添光增彩。
参考文献
[1] 鱼霞.情感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 郑杰.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 刘经华.教师走向成功的22条“军规”[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
[4] 李虹,朱光良.地理课堂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观浙江省高中地理优质课评比有感[J].教学月刊(中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