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从新课程改革推出以后,社会大力倡导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就要求每一科的教师要承担起素质教育、人文教育和文化教育的责任。初中物理是一门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的学科,又是以实验为基础的探究性学科,因此,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实验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分析了谈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知识的获得以及成绩的提高,并不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然而正是这一认知上的偏差,导致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僵硬地按照教学大纲来完成教学任务,忽略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
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内化的带有物理学科特性的品质。它要求学生在经历物理学习后形成有关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等正确的“物理观念”,培养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科学思维”,掌握“科学探究”的方式,形成科学态度与责任。核心素养的提出给物理教学的未来改革设置了精准的走向,也促使教师需要具备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素养。从课堂教学的角度解析,物理观念的形成依托于核心概念的建立,这就要求教师首先需要对物理核心概念有清晰的把握;学生科学思维的形成与教师教学时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教师应该善于设置清晰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建构知识网络、领悟物理方法;科学探究离不开问题,尤其是证据意识,这就要求教师本身应具备相应的探究能力,尤其是实验载体的设计和实际的实验操作能力;物理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学科,也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学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决定了物理的良性发展,这就要求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能够对物理学科本质有正确的认知。要培养并形成上述的素养,需要教师自身在专业领域的不断钻研,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
2、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1.初中物理教学要引人深思。首先可以利用物理学的发展史开展教育,物理学的发展进程就是人类对自然进行认识的每一个阶段,同时也见证了一代代科学家的艰苦奋斗历程。以英国的物理学家牛顿为例,他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之所以能够看得很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良好品行,他充分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而且秉承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说出实情,从此诚实成为他的一个标签.再比如法拉第, 他多年坚持研究一个物体,学生在听过他的故事以后就会了解到物理学家不为人知的艰辛,又如居里夫妇潜心研究镭元素,为了科学研究甘愿忍受镭元素带来的危害,这些科学家的故事让学生感触良多,也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为人类造福而献身的伟大精神。通过学习物理发展史,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还可以让他们学习科学家坚持不懈、勇敢探索的精神,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格,实现教书育人的教育目标.其次,从客观的角度评价他人。我们在评价科学家的时候多少都会带有主观意识,很容易得出片面的结论,往往会忽视事情的另一面。比如说,我们在介绍牛顿、法拉第、伽利略和开普勒的时候,会罗列他们取得的科学成果,但在介绍亚里士多德的时候,很可能会把他作为反面教材,甚至嘲笑他的某些做法。其实,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时期比较著名的一位思想家,他提出来的思想观点至今还影响着全世界的人类。所以,教师在介绍他的时候可以适当引入一些关于他的正面评价,以防学生形成错误的观念。只有站在客观的角度去评价他人,学生才能学会用宽容的心去包容他人。
2.初中物理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亲身体验过的东西总是会让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因为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识,概念的表述也比较抽象,物理考试题型多变,如果只是通过教师的课堂讲解,学生是无法完全理解物理公式和定理的形成过程的。因此,物理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探索知识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实验进行自主探究,在积极思考中找到知识的规律,使其变得具体化,把感性思维转换成理性思维。比如说在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摇绳发电的实验,让两位同学一人拿着导线的一端,然后同时摇动导线,其他同学一起观察电流表的变化情况,然后判断地磁场是否存在以及电流的流动方向。在学习“自感现象”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体验“千人震”的实验,先让学生围成一个圈,然后手拉手站在一起,接着把开关断开,这时学生就能感受到电流从身体中窜动,从而了解线圈在自感现象中的流动情况。又如在学习“气体的力量”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覆杯实验:先选择一个比较大的杯子,装上半杯水,然后用硬纸板盖住杯口, 接着把杯子倒扣过来,放在一位同学的头上,最后可以看到没有一滴水渗漏出来。在有趣的物理实验环节,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和亲身体验,了解了很多物理知识,同时也明白了知识就在身边这个道理。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学习氛围也非常愉悦,有利于增强和保持学生对初中物理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3.初中物理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审美。物理教师在研究物理学的过程中,应向学生展示物理理论的统一美与简单美,虽然物理知识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它的内在规律是非常清晰的。同时,物理学中还蕴藏着统一美,比如万有引力定律展现出天与地的统一美,法拉第电磁感应展现了电与磁的完美统一,相对论则揭示了时间与空间上的统一美,能量守恒定律、物质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都是物体之间统一的完美诠释。虽然物理学中有很多枯燥的公式,学生常常会感到很无聊,但是,只要学生认真探究,就可以发现其中的简单美和统一美。当然,这也是需要教师进行引导的,只有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欲望,对物理学科形成正确的认知。
三、结语
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好不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教师物理教学的效率,同时还是一种娱乐且欢快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自我摸索与探究中感悟初中物理的乐趣,为学生营造轻松欢快、人人平等、人人参与的物理教学课堂。所以说,我们应当正确的对待初中物理的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1]靳淑艳.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J].学周刊,2015,(24):129.
[2]苏广忠.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思路之我见[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9):218-219.
[3]何国深.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思路之我见[J].教师,2016,(14):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