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初探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初探

作 者:杜聪明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五中学 341400)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审美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成了素质教育改革的重点。初中语文是一门包括语言、文学和文化的基础学科,美是语文学习中的特有元素。在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智力的提升,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使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本文通过对初中语文进行审美教育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策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初中语文;审美教育;实施策略

引言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认识态度。现行的语文教材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认真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的育人因素,注重对学生审美情操和品格情操的培养和熏陶,把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结合起来,以便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编的作品都是精挑细选而来的,在文章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内容。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把审美教育贯穿于整个的学习过程中,只是对学生进行片面的教学,无法体现审美教育的价值。此外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学生对审美教育观念认识模糊不清,对于教育缺乏认同感,认为审美教育与语文教学无关。而大部分教师仍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标准。导致学生也会以分数来衡量自己,不注重培养自身的能力,导致他们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还有些语文教师把审美教育与字迹是否工整等同起来,在教学时没有充分挖掘文章中的内在美,使学生形成错误的审美观念。在看待问题时存在片面性,不利于学生正确审美观念的养成。现在的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还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时没有结合教学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因此很难真正发挥审美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策略
1.阅读中鉴赏美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在这些作品中体现了各种美的形象。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分析教材中所选文章的语言、形象和意境,以此唤起学生对美的认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和激发学生,让学生发现文章中的美,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在引导学生分析作品时,要抓住美的语言让学生去感受美,获得美。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第二段时描写的景物丰富多彩,美丽诱人。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欣赏到“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葚,“黄”色的菜花还有“黄”蜂等颜色美,还可以听到鸣蝉的“长吟”,油蛉的“低唱”,蟋蟀的“弹琴”等声音之美,以及“又酸又甜”的“覆盆子”等味美。这些景物在作者的笔下变得活灵活现,使学生感受到无限的乐趣。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感受语言美的同时获得美的感受。再如在学习魏巍的作品《我的老师》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作品中美的人物形象,启发学生认识美,感受美。我的老师中蔡老师温柔善良,美丽正直,是一位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的完美教师形象,她在教学时除了教给学生知识外,还从各方面帮助学生排除痛苦或者悲伤,发现学生思想上的问题,并与学生沟通,给予正确的疏导和教育,使他们树立信心,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适时的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感受美。
2.听读中感悟美
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在教材中找一些审美对象,让学生听、看、读,以此来感悟美。同样的文字和语言的不同,学生页会有不同的审美体验,教师在教学时,要努力创设可以激发学生审美兴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可以采取范读的方法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文章中。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散文〈春〉时,教师可以在范读时配上轻音乐,让学生听读。并在听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作者喜春、赞春之情。通过“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通过这些轻快的语言,优美的词句,在脑海中浮现春天来临时的美丽画面,激发学生的美的情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朗读,让学生边朗读边联想和想像,从中品评作品的韵味美。
3.写作中创造美
美是无处不在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和欣赏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以此陶冶学生情操。在教学时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来创造美的自我,塑造美的灵魂。教师在学生写作前要指导学生审美、立意和选材,并对他们进行审美方面的指导。还可以结合阅读,引导学生分析鉴赏美,并对他们进行写作训练。如在学习完童话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依照自己独特的逻辑思维创造童话世界,也可以给学生设计改写、续写课文结尾 和写随笔等方式的任务,让他们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此外教师还要在日常教学中因势利导,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心理能力,引导他们通过学习感情做人的道理。利用文章中的一些英雄形象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奉献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结语
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采取各种教学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审美体验,完成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并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个性品质。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以此实现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参考文献
[1]殷艳.现代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问题[J].新课程?中学,2016,(10):235.
[2]夏杏华.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4,(12):158-159.
[3]甘永祥.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策略[J].读书文摘,2016,(33):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