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小学语文开放式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小学语文开放式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作 者:李 欣 (江苏省泰州市康和实验小学 225300)

摘   要:传统的语文教学理念陈旧。学生在课堂上活跃度不高,学习的兴趣不浓。教师应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应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来增加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小学语文开放式课堂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开放式教学;教学策略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工具单一: 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在课堂上容易溜号,难以长时间的保持注意力集中,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处于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要求学生紧跟着自己的思路,一旦发现学生溜号的行为将会点名批评,这种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纪律,但是也扼杀了学生崇尚自由的天性,他们对教师产生了畏惧心理,即使有问题也不敢提出,长此以往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学生的语文基础也会越来越差。同时,有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为了减轻自身的工作量仍然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对于新媒体的应用较少,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不小的阻碍。
2.课堂内外缺乏互动: 小学生是天真烂漫的,他们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经常会提出一些与课堂无关的问题,有些教师为了保证教学效率,通常没有在语文课堂上留下答疑的时间,对于学生的问题也一再的忽略,致使学生产生挫败感,不能主动的亲近教师,无论在课上还是课下,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都比较有限,师生关系非常紧张。还有些教师强制性的要求学生记忆语文知识,对于学生是否理解漠不关心,因而无法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所制定的教学方案也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
3.教学理念落后: 从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不难发现,很多教师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收获更多的知识,通常是将课文的主旨大意和中心思想直接告知学生,还要求学生购买大量的课外辅导书,对照着辅导书来学习课文,使得学生形成了对教师和辅导书的依赖性,他们一旦遇到不懂的问题首先想到的不是独立思考,而是从书中找答案,或者等待教师来解答,教师也没有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最终导致了学生的思维被牢牢桎梏,想像力和创新力匮乏,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二、小学语文开放式课堂的策略
1.将学生作为开放式教学的中心。新课改中明确提出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始终围绕着学生来开展教学活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点设计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开放式教学就是基于新课改提出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开放式课堂中,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地位,教师会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收获快乐和知识,最终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
比如说在学习《丑小鸭》一课时,教师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将生字藏在蛋里,每点击一个蛋,就会出现一个生字,带领着学生认识生字;另外还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两个蛋,点击一个出现小黄鸭,另一个出现的就是丑小鸭,这时教师要让学生说一说这两只鸭子之间有什么不同,你们喜欢哪一只? 很多学生都举手回答,课堂气氛非常热烈,接下来教师要自然而然的引入课文,向学生讲解丑小鸭遭遇的种种不公平对待,引起学生的同情心,课件内容也随着教师的叙述而不断变化,直到最后丑小鸭变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路紧紧跟随着教师,在发言和讨论环节学生都能够积极踊跃的参与,教学效果十分显著。
2.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从小开始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学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将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更为通透、灵活,当学生发掘出问题的答案以后他们将会获得前所未有的满足感,遇到类似问题时也会迎刃而解,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而且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学生在未来的学习道路上也会更具有优势,这就是开放式教学的意义所在。比如《日月潭》一课前,教师给学生看了几张日月潭的照片,学生立即就被照片中的美景所吸引了。教师继续引导,照片虽美,但它毕竟只是一种静态事物,而课文所呈现的美景,远远超过照片。学生将被教师的话引起兴趣,纷纷在课下预习文章,主动学习课文。如果每一篇课文都能对学生进行适当地引导,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时间久了,自然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3.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开放式教学能够和多种教学方法相配合,诸如合作学习、情景教学等模式,能够给予学生新奇之感,大幅度强化语文教学效果。在开放式教学中教师的授课方式可以不受教学模式的限制,也要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班学生的授课方式。比如学习《一株紫丁香》时可采用情景教学的模式,从网上下载关于紫丁香的影视资料,然后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亲眼见识紫丁香的美丽; 在《恐龙的灭绝》一课中,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讨论课文内容; 在《鸡妈妈的新房子》中,在学生充分了解课文后进行话剧表演,这些都不失为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方式。
伴随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通过语文课堂传达丰富的知识需要相对宽松的教学环境,而开放式课堂教学是目前效果最佳的授课氛围,能够调动起师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在创新型课堂环境下对知识的吸收和问题的深入思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也让学生在集体学习中发现自己的优缺点。
参考文献
[1]吴爱萍.探究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6,(32).
[2]参吉林,侯敏.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3]姚爽林. 关于小学语文开放性教学的思考[J].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2.
[4]江建玲.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开放性[J].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