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分层次教学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研究

分层次教学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研究

作 者:徐丽华 (江西省东乡县杨桥中学 331800)

  1.前言
  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这也是孔子的基本教学思想,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分层次教学。分层次教学是指在教学内容上,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而提供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随着全面素质教育的推行,分层次教学是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由于学生在各方面的条件存在差异,如果教师采用同一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是不利于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不利于整个教学质量的提高。这就需要分层教育来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
  2.分层次教学的理论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班级教学为主,以层次教学为辅,并且对学生层次的划分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效果【1】。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分层次教学时要做到尊重学生,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开发并积极的利用学生之间的差异,从而促进全体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分层次教学和分快慢班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快慢班的划分是按照成绩来划分的,但是分层次教学却不是单纯的根据成绩来划分,而是根据学生的数学能力、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以及学生学习效率的综合考察,并要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中层以及发展目标等三个方面的层次来划分的。分层次教学主要是为了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并要结合人认识事物的规律特点,利用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把学生的认知活动进行划分为几个阶段,然后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做到逐步提高。
  3.分层次教学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分层次教学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分层,要做到不能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必须要做好分层次教学之前的工作,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让学生做到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3.1教学目标分层
  教师要根据班级内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教学目标的划分,这就需要教师掌握学生的特点,能够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对学生进行清楚的分层,然后因材施教。教师要做到从全局着手,精心的设计教学方案,并要合理的制定教学目标,让层次目标融合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
  3.2教学内容分层
  教师要做到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要通过复习学过的知识,来引出对新知识的学习。教师要结合教材的特点,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来设置问题,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类型采用不同的引入方式。教师在引入新知识之后,要及时的对这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以及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次,并要对目标进行合适的解释和说明,让学生更加注重。
  3.3教学过程分层
  教师在对学生教学内容进行分层之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各个层次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数学初中二年级学习整式的乘除法运算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分层。其中一些基础的知识需要全班同学都要掌握,但是在这一章的最后一节所要学习的“因式分解”,会有一部分同学觉得比较困难,不能做到正确的提取公因式,在公式法中也不能熟练的掌握,特别是“二次三项式”中的“十字相乘法”,让一部分同学不能较好的掌握。教师在教授这一章节时,就要对学生进行分层,对于低层次的学生要放慢脚步,以课本的例题为主进行强化训练,对于已经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教师布置一些深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都掌握到所学的知识。
  3.4单元考核分层
  中学数学每一单元学习完之后,教师要安排一个单元的考核,要以课本教材的练习题为主。并要对习题划分为基础以及能力培养两个方面,根据学生的差异,让同一份试卷考核中分出不同的单元测试题目,并要有不同的要求,让学生去按照规定来自由选择并完成。在考核中,还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比如,上次考60分的,这次只要比上次高就达标了。另外,在每次的考核之后,教师就要对学生的分层进行变动,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以及给一些基础差的学生更多的鼓励。
  4.分层次教学在应用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中学数学教师在进行分层次教学时,还要注意一些问题,否则容易适得其反。首先教师要端正教学的思想,要树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并要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来进行因材施教。其次,要注意处理学生之间的差异关系,教师不能为了分层教学而故意拉大学生之间的差别,让学生产生排斥心理,教师要注意鼓励性的竞争,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多鼓励,减少其自卑心理。再者,教师还要善于调控整个教学过程,由于学生是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中,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系统【2】。教师不能采用比较固定的模式来进行教学,分层次教学并不是一旦分层就固定不变的,教师要随着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变化来不断的调整层次的划分,来鼓励和激励学生。最后,教师在进行分层次教学时要注重从实际出发,要做到有的放矢,能够从班级的整体利益和水平出发,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性特点等。在教材的选择上也要选择一些比较有启(下转第29页)(上接第28页)发性和可读性的教材,要做到教材便于自学,教师也要理解并不是所有的教材都适合分层次教学。
  5.结语
  分层次教学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对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有很强的责任心,做到实事求是,并要做到从全局出发,正确面对学生之间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掌握分层次教学的基础理论,并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及单元考核等来进行分层次教学。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多方面的问题,做到正确的运用分层次教学方法,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完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蔡美丽.中学数学分层教学应用探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02): 213.
  [2]李玲.分层次教学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索与思考[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9,(02):83—85.
  作者简介
  徐丽华,女,1974年10月出生,系江西省东乡县杨桥中学教师,职称:中教一级,研究方向:中小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