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提出问题"的教学模式进行很好的把握,就可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教学,在整个课程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探究式的实验教学是顺应时代要求以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它对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进行了强调,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有效的实施方法。在探究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很好的激发,从而形成了物理科目的学习能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科学的思考方式,以科学的思维去进行各种科目的学习,从而提升综合素质。本文就实验教学中探究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途径进行分析,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能力
引言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初中生的问题意识以及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在这样的过程中就形成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这个发现、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提出问题"教学模式,在这过程中教师是问题的引导者,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地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动性,这种模式,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
一、探究性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1.通过探究性实验,将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运用到实验中,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物理学科中枯燥的理论,很多显得比较深奥,也不能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而且它们的特征都需要验证式的实验来进行形象的表现,学生对物理现象的本质必须达到深层认识,才能让他们形成扎实的物理知识基础。因此,探究式的实验教学就是必要的教学手段。在进行物理实验之前,教师要鼓励学生们主动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在网上搜集相关的资料,扎实理论基础,也可以观摩一些物理实验,在借鉴他人的经验,获取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实现学生的实操能力和协作能力的提升。在学习中,有不少的问题出现,这时学生就可以对学习中的问题要点进行梳理,并在动手实验中去展开思考和论证,去发现问题,在实操的过程中检验问题,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了锻炼,而且他们的动手能力也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此外,由于初中物理实验在很多时候必须要与其他同学协同才能完成,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就必须和同学一起来完成,他们在这样的过程中通过彼此的沟通、协作,从而提升了自身的探究能力,也提升了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以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3.探究性的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在物理实验中的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在新课标的倡导下学生是学习主体,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在主观上具备学好物理的内在因素。探究性实验教学首先让学生找到一个问题,并围绕这个问题产生联想,进而需要去实验检验这个问题。而且,学生的实验技能在此过程中得到提升。探究性实验具有明确的实验目的,而且教师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更好的发挥,形成了科学的探究能力。
二、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途径探析
1. 以新颖、创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激发。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还处在不够成熟的阶段,深奥、枯燥的物理知识不仅不利于学生进行掌握,而且还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好奇心进行激发,从而让他们产生学习的欲望,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物理实验,其教学的效果就相应地提升。
一些新颖别致的实验吸引学生对实验的积极参与和高度集中,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深入研究的科学理念。比如,在进行开水和冷水放入冰箱,验证哪杯水先结冰的实验中,这个实验的结果是开水先结冰,这样的结果与学生的认知相违背,一般都会认为是冷水先结冰,而这个实验的现象告诉大家什么道理呢?教师这样的情况下就巧妙地引出物理原理:冷却主要产生在液体表面,而内部的对流作用非常明显,所以,开水先结冰。物理知识与学生个人的认知产生了冲突,这样就会更加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实验中就能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学习效果就自然而然上升了。
2. 进行开放式实验教学,在试验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在广大的自然界有着广泛的物理现象。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去观察物理现象,然后运用自身学习到的物理知识,设计物理实验。比如在学习《浮力》的过程中,学生在课本的铅块浮力的实验基础上,还要对自然现象加以利用,比如死海现象。教师指导学生查阅资料对死海的水的物质组成进行分析,然后再结合实际,将死海的浮力运用到新的实践中,让学生通过不同物体的浮力测试来探究影响浮力的各项要素。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他们具备了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具备运用科学研究的方式方法去验证实际问题的能力,找到其中的规律,得到知识的总结。
3. 在物理教学中提倡合作学习,培养团队意识,从而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比如在进行《安全用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同一种阻值不同颜色的电阻分配给学生,这些电阻都被装进了带有温度计的空保温杯里,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加入这些电阻在20V的电源下, 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些不同颜色的电阻会有什么样子的变化呢?在这样的实验中,学生要对多个电阻进行实验,在此过程中,要提升实验的效率,每个学生就要做好协作的工作,小组实验的模式就非常的必要。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得到不同种颜色电阻所带来的温度变化,在此基础上学生才才能对物理实验进行总结,从而完成整个物理实验。
结语
探究能力的培养在任何科目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了很好的激发,也对学生的观察视野进行了拓展,使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精神,不仅提升了物理实验教学的目标,而且还全面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钱江洁. 知识、能力、方法并重,强调人文教育性——浅谈新大纲、新教材、新课标下的中考物理试题将呈现的几个主要特点[J].物理教学探讨.2004(02).
[2] 徐学福.科学探究与探究教学 [J].课程.教材.教法.2002(12).
[3] 郑青岳.学习者:探究式学习中教师的新角色 [J].物理教师. 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