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小学数学教学中阳光评价的应用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阳光评价的应用策略

作 者:李剑锐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昆山学校,山东 淄博 255100)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实验全面实施的今天,走进小学课堂教学可以发现,新的评价理念在不少的课堂已不同程度地有所体现,但同时也发现不少教师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方面还存在着一些误区。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在学生中开展阳光评价尤为重要。文章从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的现状及如何对学生进行阳光评价等方面展开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习评价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课堂教学中的评价语言能够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很多教师因为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幽默、激励的语言,使整堂课毫无生机,学生的学习状态始终处于低潮状态.很大—部分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灵活使用评价性语言。
一、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的现状
1.重知识考核,轻能力评价
在长期的小学教学实践中,只重视考试结果量化的分数表达,不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和发展进步的能力性评价。学生学业评价的功能被简单地认为选拔适合进一步学习的儿童,忽视了评价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功能。
2.重终结性评价,轻过程性评价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是在不断的变化中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会呈现大量的信息和问题,只采用抽象概括化的考分来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定,不重视采用多种方法、手段对学生的发展进步、学习过程做实质性的描述评价,难以发挥评价的反馈作用,调整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3.重视共性,忽视个性
我们在评价中只会注意学习共性的、统一的目标,并以此为基本标准来评价学生,而忽视对学生学习特点、发展进步以及潜能结构进行个性化评价,忽视学生心理发展和智能结构差异的多面性和客观性。
二、实施阳光评价的策略
1.乐观与激励——成长进步的“阳光”
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学生就像大自然中的小花小草,希望被阳光照射、被雨露浇灌,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乐观与激励式的评价语言就显得格外重要,特别是针对那些学困生。
如:l元钱能换几张5角和几张l角?其中一位学困生举手发言回答:“能换2张5角和lO张l角。”在座的学生听后对他表示嘲笑。这时我说:“同学们,首先我们要对他进行表扬,他以前从不举手,但是今天他举手了,走出了第一步,我们为他的勇敢表示鼓掌。”学生给他以热烈的掌声,这位同学原本紧张的神情也稍微有了些缓和。我接着说:“1元钱可以换成2张5角,也能换成l0张l角,你们觉得呢?”同学们说:“对。”我对那位学生说:“你说出了另一种换法,但你再仔细看看这道题,老师相信你一定会做对的。”他认真地看了题,回答说:“1元钱可以换成1张5角和5张l角。”此时,我鼓励他:“你很聪明。如果能坚持细致审题和思考,你一定能学得很好。”从那以后,这位同学在课堂上的表现非常积极踊跃,成绩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把赞美融于普通的语言中,让这位学生获得了心灵上的保护,给予了他态度上的肯定。一次积极性的评价,有时虽然只包含短短的几句话、几个小小的表情,但它所释放出来的精神能量,能让学生幼小的心灵不再恐惧失败,能消除他们内心的自卑和抵触感。
2.风趣与幽默——快乐学习的调味剂
在教学环节中,合理地运用一些带有情趣、诙谐和幽默的评价语言,既能高效和全面讲完授课内容,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接受课程的知识内容,又不产生腻烦心理。
如:《小小商店》教学。
在学生认识了人民币后,为了让学生能够正确计算,我创设了一个模拟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当营业员,我当购物员。
师:我要买一个皮球(5元)和一个羽毛球(1元5角),给你lO元钱,应该找我多少钱?
生l(想了想):4元5角。
师(故意露出了高兴的笑容):超值,以后会经常光顾的。
其他学生看见老师异样的笑容,引发了思考,难道找错钱了?生1认真算了一下,果然发现找错了,忙说:不对不对,我多找给你了,应该找你3元5角。
通过模拟购物情境,以及教师诙谐幽默的言语,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带着解决问题的兴趣主动地去思考和解题。因此,风趣与幽默也是教学内容的一个素材,在讲授内容时,使用一点点幽默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为提高数学教学效果缔造了一个无代沟平台。
3.引导与启发——缔造感官的共鸣
在一堂课中,教师引导的好、启发的妙,往往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能让学生产生感官上的共鸣,使他们能够积极地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去解决问题,同时,教师也能够达到教学预期目的。
如:在Ο里填上>、<或=。
34+29Ο29+34      53—36Ο54—36
49—37Ο49—36    57+38Ο57+34
师:同学们,当两边都是算式时,我们一般要先算出得数再进行比较。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比较?
生l:第一个用等于号,因为把两个加数的位置换了一下,得数是一样的。
师:恩!这位小朋友真厉害,观察很仔细,通过我们以前学的知识,正确地判断出要用等于号。
生2:第二个用小于号,都是减去36,大一些的这个数减36,得出的结果就大,小一些的这个数减36,得出的结果就小。
生3:我也发现了,被减数不变,减掉的多,剩下的就少。最后一道,第一个数都是57,加得多,得数也就大。
师:同学们的洞察力很敏锐!能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总结出了方法,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
从上面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启”在于教师对问题的提问,“发”在于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两者相辅相成。因此,教师适时地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耐心而具体地加以引导和肯定,从而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在数学课堂中,多用些阳光性的评价语,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让我们通过有效的课堂评价语言,让学生在数学王国里自由穿行,绽放属于自己的美丽。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张秋爽,数学教师评价语言的问题探讨[J].教学月刊,2016.3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