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浅谈微信文学传播的利与弊

浅谈微信文学传播的利与弊

作 者:张欣扬 (河南省郑州市郑州中学 450041)

摘   要:微信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社交平台,不仅为人们的信息互通提供了新途径,也为文学的网络传播搭建了新平台。微信文学是一种新型的文化载体,丰富了文学传播的方式,促进了社会文学的沉淀。但微信文学在对人民群众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让社会文学丧失了原有的品质。本文以微信文学的理论介绍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微信文学传播的利与弊,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期对微信文学的健康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微信文学;文化载体;社会文学;社交平台

引言
相关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底,我国微信用户已达8亿,移动手机端覆盖率更是突破83%。微信的普及为网络文学提供了新的传播渠道,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但是,鉴于微信平台的过度开放性,微信文学也对更广范围的社会文学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甚至会妨碍到社会秩序的维护。因此,开展对微信文学的学术研究,客观真实的评价微信文学传播的利与弊,是很有社会实践意义的事情。
一、微信文学概念简述
不管文学以何种形式存在,我们都统称为社会文学。新时期,社会文学在吸纳了互联网传播技术之后,诞生了一种新的存在形式——互联网文学。微信是互联网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平台型产品,借助于微信平台传播的文学就是微信文学。所以,微信文学、互联网文学、社会文学是由小到大的“被包含”关系。
目前,微信文学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是原创型、转载型、连带型。原创型微信文学是指创作者以微信平台为媒介发布的文字、视频、声音、图片等,具有内容新颖、篇幅短小等特点;转载型微信文学是指信息发布者利用微信平台对已有的文学作品进行转载推广,意在扩大被转载作品的知名度,带有些许商业性质;连带型微信文学比较特殊,一般指与微信特有功能(摇一摇、扫一扫、附近的人等)有关的文学作品,但不一定借助微信平台传播。
二、微信文学传播的积极影响
(1)丰富文学存在形式,促进文学回归大众
首先,基于微信平台的技术特点,微信文学也呈现出了开放性、便捷性、效率性等特点,并大大的提高了社会文学的传播速度;其次,微信文学借助微信平台,实现了“点对点”、“点对面”、“面对面”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对接,这大大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学创作积极性;另外,基于微信庞大的用户群体,微信文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小众”经典文学向“大众”优质文学的成功过渡。
(2)丰富社会居民的学识,促进和谐生活的构建
微信文学不同于传统的社会文学,具有较低的创作门槛,可以让人民群众将平淡无奇的“生活琐碎”创作成反映真实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实现了人民生活与时代主题的结合。并且,微信文学具有实时性的特点,能够及时的反映出社会舆论的走向,为各种社会调研工作提供了切实可靠的数据,便于政府部门针对潜在的社会风险做出防范措施。
三、微信文学传播的弊端
(1)作品质量良莠不齐,商业内容过度插入
首先,微信文学作品中经常引用“过分个性”的网络用语,以致读者审美疲劳,并导致相关作品文学水平有所下降。其次,微信本身是一个盈利性的互联网平台,微信文学也兼具了这一点,其作品或多或少都带有一些商业特色。但是,在利益的驱使下,有些微信文学作品纯粹是某些商业项目推广的噱头,以致作品中广告内容超标,严重影响了读者的文学体验。
(2)创意盗用现象频现,文学著作权无法保障
现阶段,互联网技术的开放性已被微信平台过度利用,几乎任何不违法的文学作品都可以在此公开展示,这就导致不少社会文学在无授权的情况下被肆意转载传播,原创作品著作版权被肆意侵犯。例如,一些投机分子“引经据典”,随意拼凑,转手就创作出了自己专属的文学作品,严重侵犯了其他作者的著作权。
四、微信文学传播的建议
(1)提高创作人员文学意识,平衡文学作品双向价值
首先,微信运营平台应联合文化部门,呼吁微信文学创作者摒弃浮夸的创作习惯,将传统文学的优点继承下去,以此保证微信文学作品的文学质量。其次,商业推广者应注重商业信息在微信文学中的正当投放,在保证文学作品质量的前提下加入适量的商业内容,避免过度宣传。
(2)健全文学作品审核机制,完善文学维权法律的建设
为保证微信文学的健康传播,微信平台必须健全微信文学作品的审核机制,严禁抄袭作品、复制作品等低质量作品的发表,为微信文学创造一个井然有序的传播环境。另外,政府部门应完善关于微信文学创作权益维护的法制建设,严厉打击微信文学创作中的违法行为,保证原创作者的合法权益。
五、结语
微信文学依托微信平台的多项功能有了更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微信文学借助微信平台的专业技术有了更高效的传播效率;微信文学依靠微信平台庞大的用户群体引领了社会文学的发展。但是,微信文学在融入互联网时代的同时,也等于进入了社会的“染缸”。在此,真心希望各个社会群体共同监督、共同努力,以保证这种新的文学传承方式能够健康、正规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明.泛文学语境下微信文学的传播模式及其影响效应[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8(05):677-682.
[2]何明.试析微信文学的传播局限与解决策略[J].大众文艺,2015(17):185-186.
[3]杨丽娜,李鑫.基于微信公众号的文学传播问题及策略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01):275-277.
作者简介
张欣扬,2001年04月21日,女,汉族,河南省郑州市人;单位:河南省郑州市郑州中学;专业: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