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风景园林彩化植物设计的探索

风景园林彩化植物设计的探索

作 者:申 昌 (广西南宁市城市广场管理处 530021)

摘   要:结合城风景园林造景需求,分析彩化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意义,探索彩化植物造景类型,提出良好的彩化植物设计,为满足园林造景提高基础帮助。
关键词:绿化增色;突出春季;兼顾夏秋冬;植物选择

1、引言
现代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人民的精神需求也逐渐增加。绿化是改变城市的一种手段,而随着人民对改善环境的期望越来越高,传统的用绿色植物来改变城市面貌,改善人民生活和工作环境的绿化,其使用的树种虽然绿意盎然,但避免不了颜色单一,难以令人更多的欣赏。现代社会是多彩的社会,树木的色彩,形状等因素可以构成自身的特色与人们的审美相互共鸣,这就是风景园林彩化植物的开发价值。各种令人赏心悦目的颜色以自然和谐的方式镶嵌在一起,使人感受到一种类似自然的美。
2、彩化植物
2.1概念
彩色是更多的颜色,它不是绿色的单纯一种,却也包含绿色。而彩化植物是除去自身的绿色外,其还具有不同的颜色,如红色使人奔放,黄色使人振奋,白色使人明快等。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取代绿色植物,并且能比绿色植物带给人们更多的审美价值,满足人民的审美需求,陶冶他们的情操
2.2应用
彩化植物不止包括花卉植物还有彩化树种等。花卉植物可以利用其不同的种类形成高低有序的空间,并在四季不同的花时互相组成不一样的色彩。而彩化树种除自身绿意之外,它们夏季有绚丽的花朵、秋天有丰硕的果实、冬季有斑斓的彩枝,不管这四季如何变化,它们始终都可以通过自身的丰富的色彩来组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受人瞩目。
2.3作用特点
2.3.1吸引游客。在四处都是运用绿色进行丰富绿化的世界,运用彩化植物所构成的丰富多彩的景观无疑比单一的绿色更具有吸引力和亲和力。在游客游览之时必然比单纯的绿色更加耐看和更加值得欣赏,有助于吸引更多的人流量。
2.3.2模拟自然。利用花卉和花灌木等植物点缀树林边缘空地或草坪,使之形成错落有序的小型自然聚落或者生态,达到人工模拟自然,化人工景观为自然天成的地步,更有助于园林的自身循环和低成本维护。
2.3.3人工弄巧。一种花卉或花灌木的花期一般只有数月,而满足不了一年的彩化需求,这时候就需要彩化树种的“锦上添花”了。彩化树种的枝干,叶,花,果实都是一年四季轮替,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花卉植物的不足之处。虽说不是天然而成,但人工之处的美学有时更胜天然。
3、风景园林彩化植物配置与规划原则
3.1园林设计时植物配置
3.1.1突出春季色彩,保持全年景观。在彩化配置上风景园林可以采用色叶植物和开花植物相互结合的方法,重点突出春季,并且做到四季有花,色彩明亮。一般来说大多选用春季的彩化苗木,不管是品种还是数量或是种植的规模,都是可以做到最多最大的。重点突出春季百花盛开的色彩艳丽,可以栽种夹竹桃、毛杜鹃、洋紫荆等。春季百花争艳但也得兼顾夏秋冬的景观,如夏季使用朱瑾、夹竹桃;秋季有粉红夹竹桃、美丽异木棉、粉红木芙蓉等;冬季有黄槐、羊蹄甲等。
3.1.2兼顾高低空间层次,营造精致大色块效果。以不同彩化植物的形态、线条、色彩将高低不同的常绿或者是落叶乔、灌木、花卉植物和空旷草坪配置成层次参差、空间鲜明的树丛,用艺术的手法创造出不同的景观组合,既强调整体,又突出局部图案,尽量减少大块的留白区域,补充出大块鲜明的色彩,形成明快、互补、舒展的景观。
3.1.3以色彩为主,并用香化、果化植物。由于四季的轮转,在考虑彩化景观的同时也可以兼顾上香味、结果等辅助。则可以考虑香化和果化的植物,如春季可以用柚子树,白色的柚子花典雅清香;而到了夏季也可以用芭蕉树结出一连串的果实;秋季则是桂花飘香的季节,金黄的桂花配上有人的香气也不失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冬季则到了柚子结果的时间。一年四季都有景致可观。
3.2选择彩化植物
3.2.1原则
(1)选择本土植物或者是在本地生长良好的植物。利用好南宁市的地形条件,采取优先使用本地乡土植物或者经过多年培育,能够适应本地气候,切且生长良好的植物为主。
(2)选择色彩鲜明,远看鲜明夺目,近看赏心悦目。选择的彩化植物应该一观赏时间长,色彩鲜明,受市民喜爱的。如在花卉植物中夹杂高大的观赏性彩化乔灌。并且主打花叶、彩叶植物,通过对比衬托的手法,营造彩化美化显著的效果。
3.2.2主要选择植物
(1)花化植物的选择主要以色彩亮丽,四季轮转为主,春季有灰莉、鸡冠刺桐、洋紫荆、鸡蛋花等;夏季选用蓝雪花、海桐、柚子树、红花夹竹桃等;秋季选用黄槐、桂花、朱瑾等;冬季选用羊蹄甲、美丽木棉等。这其中也有多季开花的彩化植物,可以合理运用大幅度提高景观的美化效果。
(2)彩叶植物是景观的重中之重,当应该按照其的生长期分为常色叶植物如黄金榕、红叶李等。他们枝叶茂盛,色彩绚丽,容易形成大面积的色彩景观;春色叶植物是在春季通过叶片自身生长过程中的颜色变化来丰富景区景观色彩的,具有独特的美化效果,如栾树和大叶榕等;秋色叶植物则是秋季叶片变化为金黄色的刺桐、木芙蓉等给秋季增添明亮的色彩。
(3)香化、果化为辅。在花化和彩叶植物的基础上增加香化和果化植物,使得整个环境更加自然和谐,人工妙手宛如天成一般。比如桂花和柚子树,应该金黄和一个淡白,分别在秋、春两季盛开,带给游客视觉和嗅觉的享受。而栾树果实紫红,形状有似灯笼,增添不少田园之色。
4、结语
充分利用本土彩化植物和驯养彩化植物,以美学的形式合理结合互补,形成高低有序、色彩鲜明的模拟自然风光。并在实际情况下合理养护彩化植物,防止病虫害和环境污染。真正做到了解每种彩化植物的生长习性,确实制定良好的配置方案,达到由人工的“投入型”转变为自然的“自养型”,以减少后期的养护费用,并增加其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彩化植物在风景园林上的运用必须切合每个品种及每个植株的个体,让他们茁壮生长,形成更多靓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朱清,钱秀苇,陈培超.城市才华新探索[J].上海农业科技,2008,(6);94-96.
[2]杨国良.浅谈城市道路景观园林设计[J].科技与企业,2012,(9);132.
[3]王缨.浅谈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和配置[J].上海农业科技,2008,(6);97-98.
[4]高琳琳.从园林绿化到园林彩化[J].浙江林业,2009,(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