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现代学徒制模式是我国新兴的一种教育模式,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下,学生素质的提高需要学校与企业通力合作,共同创新。学校与企业合作的途径和方法具体有哪些,本文将着重对此展开讨论。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学生素质
一、现代学徒制对教育的促进意义
现代学徒制是国际上已经普遍流行的一种教育新模式,是近几年国家一直提倡的一种适合于现代经济发展的新型教育模式。现代学徒制要求学校与企业联合,学校向学生教授有关专业的理论知识,学生经企业实习,由企业向学生传授实际操作知识。现代学徒制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更好地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服务于实践的目的,同时使得各类在校生获取了从业经验,为日后的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学生素质提高的途径和方法
1.学校争取与更多的好企业合作,为学生与企业的沟通创造条件
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要求学生通过学校与企业发生实质性的关联。为此学校需不断为学生与企业之间创造可接触,可熟知的条件与机会。
首先学校需主动争取与更多、更成熟的有意愿与学校合作的企业合作,在达成合作协议后,定期比如每个月或每星期,在校内为这两者之间搭建沟通平台,使企业明白学生的迫切希望与学习情况,使学生能够明白企业需要的人才具体都包含哪些方面的素质与专业要求。学校综合考虑,对教学做出应有的调整,着力加重某方面或某几面对应于企业要求的工作技能的教学内容,削弱不必要的教学环节。
2.以企业对人才的定义为目标,构建切合于企业实际的现代学生实训基地
让每位学生在将来都能够学以致用,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的。为此学校需依据合作企业的具体要求,利用自身所具有的独特教育资源的优势,积极与企业展开密切合作,将企业引入校内,构建贴近于企业实际工作环境的现代学生实训基地,进一步将学生实习与平时课堂理论教育紧密串联,使学生在课后第一时间内就可以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的环境中,并进一步检验理论在实际中所取得的效应,逐步修订与完善理论。
此外构建实训基地还应实现以下四个体系化:1.学校企业体系化,即学校内就驻有企业。2.理论实践体系化,即面向学生的专业课教学应该采用企业所具有的项目课程体系。3.教师与师父体系化,即由教师与师父共同指导学生。4.学生员工一体化,即学生既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学习与企业有关的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知识。
3.尝试主动引入企业经典案例,组成导师引领、学生为主的案例研究小组
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下,学校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的文化程度,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对此学校应在入校后的第一年,在课堂之外不定期组织学生前往合作企业参观学习,了解企业的工作环境与制度建设等各方面;在第二年往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开展企业案例研究分析学习。将不同专业的学生们组织在一起,在专门导师的指导下,全程参与到企业所经营的范畴内的实际案例设计中,让学生们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讨论与团结协作,一步步抵消原来的看似很完美却不切实际的观点与想法,最终就企业以盈利为目的达成共识,并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表扬,发放一定数量的奖金。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使得学生学会如何在实际中准确地应用自己所学的理论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尽快成长成为企业所迫切需要的人才;同时由于奖金的存在还能点燃学生在校学习与讨论的热情;再者学生还可以成为企业的后备智囊团,为企业生产出谋划策。总之构建这样的一种教学方式,好处多多。
4.学校应主动 欢迎企业资深师傅,邀其走上讲台为学生授课
企业资深师傅是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最好的导师,也是企业从学校挑选人才的最好证明人;企业资深师傅具有多年的从业经验,可以就企业的运营环境、企业员工的具体分工职能、企业考核与晋升制度、企业的规章制度以及操作技能等向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并对学生的提问作出回答。
此外企业资深师傅作为企业方的人才,还有义务对在校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学生实际操作知识与技能。这是实现学生与学徒、教育与培训、考试与考核的“双重培养”模式的核心环节之一,对学生将来的就业至关重要。
总之,在现代师徒制模式下,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学生,企业与学生,都应密切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出力,共同创新途径与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素质。
参考文献
[1] 杨黎明,王强,关于现代学徒制(一):什么是现代学徒制[J].职教论坛,2015(6):1.
[2]叶东,吴晓.中国式“现代学徒制”[N].中国产经新闻报,2016-11-22[03].
[3] 刘冉昕.国外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J].辽宁经济,2012(12):82-83.
[4] 刘群,元梅竹.现代学徒制的几种基本模式研究[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