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作 者:胡改芝 (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横埠镇左岗中心小学 246700)

摘   要:素质教育是当前时代发展的主旋律,人才的竞争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形成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不再适合于现代化人才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已经大势所趋。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一在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锻炼与培养,面向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中包含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探索,以及个人意志力和性格的塑造等。通过适当地引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主动性和自控性。由于小学数学教育的特殊性,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通过打造有效教学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积极锻炼学生的主动性和自控性,给学生学习数学和掌握双基提供充足的原动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素质教育;非智力因素培养;有效教学

一、激发学习动机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需要时刻了解和把握住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在课堂中通过正确的内在和外在的引导,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并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动机是教师通过适当地引导和激励,以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并掌握知识,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潜在的动力。所以,学习动机是教师需要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首要目标之一。
 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引导和激发通常有以下措施:
 1.掌握学习目的,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了解到所学习知识的目的,明确化学习要求和任务,并通过实际案例将所教学内容融入实践,让学生明白学以致用。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借助实物教具或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设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以潜在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没有枯燥的科学,只有枯燥的叙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教学内容融入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中,并提出与所学知识相关的若干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在这种探索式的教学模式下,给学生求知欲的激发带来正反馈作用。
 比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这一内容时,可以先设置这样的一个情景:有一个足够大的草坪,中间有一棵树,把一头牛拴在这棵树上,让它绷紧绳子绕树一周吃草,请问它能吃到多大面积的草?通过这样的设疑激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而后让学生通过猜测、操作、探究,总结出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3.及时反馈结果,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学习与评测是互补的两个重要环节,学生通过评测以了解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基于得到反馈逐步增强薄弱知识的学习。这样一个正反馈循环会促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主动性,更愿意去学习。在不足之处,通过教师适当地点拨和解惑,帮助学生及时弥补和纠正以避免走弯路。因此,教师一方面需要技巧性地选择恰当的评测材料,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做出积极正面的肯定性评价,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收获感;另一方面需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打造差异化的学习方法,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位学生提供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发挥出自己独有的潜力与天分。
 二、培养学习兴趣
 1.调动多种器官去感知
 比如:在学习“角的认识”时,让学生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学具:五角星、三角板等一些带角的东西,然后引导学生用眼看、用手摸,用心比较,动手画,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角,从而初步的认识角。
 2. 采用多媒体教学,活跃课堂氛围
 通过多媒体技术,将课本上生硬的知识融入一个声像齐全、图文并茂的情境中,变枯燥为生动,创造趣味十足的课堂新天地。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们能通过感知虚拟的环境将自己代入,边听边看边想,从而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让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感知来认识数学,理解知识,变抽象为具体。 
3.改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处于成长的初期,所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者挫折的时候,往往容易陷入学习兴趣的不稳定状态。而且如果在反复学习的过程中,达不到自己的既有预期,可能会厌倦甚至产生恐惧的心理,以致大大降低对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将起到莫大的作用,需要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学习兴趣。
 三、实施情感教学
 情感教学对小学生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处于幼年时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关爱和尊重学生,与学生亦师亦友,培养师生情感。这样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不会感受到压力,从而能够积极地学习,并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保持学习兴趣。一般做法如下:
 1.利用情感因素设疑提问
 为了刺激学生的主动积极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课堂上需要利用情感因素来设计具有启发性和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成教学环节中的主角,让学生自己能够以探索性的方式思考并回答。此外,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教师需要以积极鼓励和耐心开导的心态来引导学生,让学生从开始的焦躁到逐渐平和,感觉到老师的包容和理解,进而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
 2.通过情感融合进行愉快教学
 教师通过和学生进行适当的情感交流,可以了解到学生潜在的心理状态和想法。这一点在数学教学中尤为重要,通过这种交流能让教师更多地关注到学生的进步和成长,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感到快乐。
 教育就是塑造未来。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我们仍然在积极探索以寻求更适合当代学生教育和发展的合适策略。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必须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并塑造学生的意志力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主动开心地学习,让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丽清.浅谈非智力因素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2]曲爱武.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和培养[J].教育探索;2005年04期. 
[3]刘启胜.数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养成[N].孝感日报;2005年.
[4]晏祖才.浅谈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N].宜春日报;2009年.
[5]于艳春.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7年.
[6]潘军花.小学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多种"创新"[J].新校园(中旬刊);2017年.
[7]林文坤.利用媒体技术优化数学教学[J].数码世界;2016年.
[8]王莹.教有趣,学有味[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3年.
[9]李文文.平凡成就不凡[J].中学生数理化(高一版);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