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化,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就不能单一以传统的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手段,而是要转换为一种高品质、高效率的有效的评价手段。那么有效的评价手段是什么呢?就是制定课堂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样的评价手段是面向班级的所有学生的,以达到让每位学生主动的参与课堂,在课堂中有所获,有所提高。
关键词:生物教学;三维目标;评价学生
新课程改革并非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全盘否定,而是基于以往教学的经验和成果,结合当前社会发展趋势与人才需求特点进行的教学方式的调整。在新课改的形势下课堂教学要以三维目标作为评价学生发展的手段,而三维目标的实现需要有机的结合并统一达成,作为新课程下的高中教师,必须认识到,新课程是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所确立的三维教学目标,是彼此渗透和相互融合的,三者有机地统一于学生的整个成长与发展过程之中。那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有效的落实三维目标,首先要正确的理解三维目标的要求,明确三维目标的地位,重要的是落实三维目标的过程中要对知识教学形成整体性的策略,对学生进行多样化的教学,并从审美的角度重塑课堂,以展现给学生一个没有压力而又充满快乐的全新的课堂,能够为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和终生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下面就我在教学工作中的点滴体会,浅谈个人看法:
1、传统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
在传统的教学,呈现的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传授者。往往出现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教师只注重在课堂中对知识的灌输,填鸭式的将知识塞给学生,硬性的、机械的让学生练习记忆,忽略了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吸收。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一直的被动听课、机械的记笔记,课后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相应的习题。在课堂中的一切活动都围绕老师而进行的,整个课堂教材是教的内容,然后以一张试卷来测评学生的掌握程度,将学生用成绩分成了所谓的好与坏。这样的教学模式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也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渐渐丧失,甚至最后被迫学习,根本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而这样的结果最后就会呈现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的恶性循环。
2、改变传统评价模式,以三维目标作为新的评价学生发展的手段
三维目标是学生“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的三根支柱,因此,要评学生的生物学水平能力,就要评价学生的三维目标。这就首先要求教师应及时从转变教育理念、优化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构建与之适应的学习评价方式,使“三维目标”扎根于课堂教学中,并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使课堂教学能在融洽、民主的氛围中进行。
2.1评价学生的“知识与能力”
评价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就是评价学生的积累与运用。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改要求。在《从生物圈到细胞》这节课中,各学习小组依据教师布置的导学案,自主预习时就明确学习目标,才能有的放矢。在预习中学生先知道本节要学的内容有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以及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重点、难点分别是什么,需要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在课堂中学生不仅能将知识回答正确,而且对各部分知识的理解也很到位。这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自觉地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
2.2评价学生的“过程和方法”
评价学生的“过程和方法”就是要考查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获取信息的能力,科学思维的方法等体现过程的因素。课前预习:学生能够自主阅读教材,完成预习作业。并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选择恰当的方法、途径收集相关的信息。主动联系已有的知识,尝试思考解决部分问题。将不能解决的问题带进课堂。课堂学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能独立分析和思考,也能小组合作学习。能主动地发现问题,探索和解决问题,并能主动交流学习成果。课外应用:能主动运用已有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此过程中不断地反思、内化、提升。以“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为例,学生预习时,大多能理解种群增长的意义和影响因素,但是对S型曲线如何形成抱有疑问;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他们能提出诸如:“哪些条件属于理想条件”“增长率和增长速率是否是同一概念”等问题。第一个问题可以通过全体学生的讨论,并由学生总结来完成,后一个可以通过“悬赏”法,让优秀学生试着回答,最后由老师总结。在联系实际方面,本节内容可以联系保护大熊猫和控制鼠害等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种群数量增长知识的运用。因此,在评价中不仅要看成果,还要看过程。
2.3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是要关注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科学、关心社会、学会交流、学会合作、珍爱自然。例如在学习《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这节课中,涉及水体的富营养化,各小组对这一话题都很感兴趣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不同的观点,有关于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有的提到了危害,更多的小组提出在以后的生产生活中应该怎么来预防富营养化现象的出现,同学们各抒己见,在这样讨论过程中同学们不仅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人们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不能超出自然的承受能力,要走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总之在新课程的要求下,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统一,需要教师正确把握三维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正确的利用三维目标来评价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莉.新课程三维目标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现[J].现代教育科学.2010;(3).
[2]吴志华,邹翠霞.情感教育——新的课程目标[J].教育科学研究,2004,(6).
[3]康宁,杨东平 ,周大平 ,周作宇.教育理念的反思与建设[J].教育研究;2003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