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班级管理中的柔性化管理意识

班级管理中的柔性化管理意识

作 者:蒋春雷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三高级中学 617000)

摘   要:“人的生命是教育的基石,生命是教育学思考的原点。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因此,教师管理与其他管理活动也是不一样的,它是面对人的管理活动,也是为了更好地去培育人的管理活动。对于人的尊重应该成为管理者在教师管理活动中的指导思想之一,也是教师管理柔性化的要求。下面,必须就简要陈述自己在此方面的认识。
关键词:柔性化管理;班级管理

1、柔性化管理的必要性
  1.1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大部分班级管理都采用刚性管理的策略,使用强制性的手段、惩罚措施让学生在班级中听话、做事。虽然这样的管理手段也能够让班集体变得井井有条,但却忽视了学生的真实感受,教师强令学生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缺乏相应的激励方式,使学生心中对教师产生怨恨,对班集体也无法产生归属感。在刚性化的管理下,学生只有被管理,没有感情,不利于创建和谐的班级。实施柔性化管理的今天,教师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听听学生的想法,依照学生的个性来管理班级,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得到老师的尊重,同样的,学生也会愿意尊重老师,主动的为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1.2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柔性化管理本身是一种坚持以人为本,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来进行管理的一种活动,常常都是使用和风细雨、润物细无声的管理方式,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在课余时间多与学生沟通,听听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上的烦恼,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2、班级管理中的柔性化管理意识体现
2.1注重教师非权力因素的影响力
由于教师权威及管理强制力的弱化,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更多依靠教师自身非权力因素的影响。具体体现就是注重言教的艺术性,依靠身教的示范性。这就要求学生管理者在教育过程中要提高言教的质量。晓之以理,通过讲道理,摆事实的方式,用理性知识去教育学生,启迪他们的觉悟;动之以情,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学生的生活,并在言谈中饱含真诚,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然而,要真正收到理想的效果还是要利用身教的作用。管理者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的影响力,树立起令大学生信服的形象。努力培养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以自己崇高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高尚的人格去影响学生;构建更合理的知识、智能结构,以广博的学识、卓越的才能赢得学生信赖和敬佩。 
2.2讲求批评的情感和艺术
在班级管理中,很多班主任由于工作的压力,往往在管理中追求“短平快”,希望能立竿见影,把问题瞬间消灭。这种思想指导下的管理,往往就是以粗暴、强制的形式出现的。所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教师用“堵”的方法来管理学生,往往是按下了葫芦起了瓢。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越是被禁止的行为就越容易诱发逆反和尝试心理——这就如同“潘多拉盒子”,越不让打开,就越渴望尝试。因而,对待学生出现的问题,班主任要尽量用“导”的形式,多用点时间,多用点耐心,一次时间的“浪费”可以换来一劳永逸。
如发现有些学生沉迷于网吧影响了学习。我们要做的不应该是一味的训斥他们,而是让班干部组织一次主题班会。让每一名学生在班会前准备一些讨论资料,在班会上,学生对自己在网络上搜集的沉迷网络游戏的事例和在网吧中发生的负面事例开展讨论——自己警醒了自己。这种形式,学生不是在教师的压制下改变,而是被自己发现的事实“吓”到了,引导效果非常好。
2.3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坚持以学生为本
知名社会学家马尔库赛曾说过“观念与文化虽无法改变世界,但却可以改变一个人,而人是能改变世界的”。可见优秀良好的班级文化能对学生的成长产生巨大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塑造出正确的三观。
要想营造优良的班级文化氛围,首先需要为班级制定出一套规章制度,以便能对学生的行为举止、语言习惯做出管理。而建立这一切的基础都取决于班级领导者,即班主任的行为观念、教育方式。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能够对全体学生起到表率引导作用,从而促进班级良好风气的形成。
其次,良好班风的形成关键在于学风,对学生的人生前途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学风进行严肃整顿、积极规划。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为学生制定出一份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让学生能够尽早适应艰巨的学习任务。为激发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班主任有必要引入一套有效的竞争机制,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促进对于学习的乐趣。
最后,班主任还可以通过征集作文、布置班级、出黑板报等方式来加强道德情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从而规范自身的言谈举止,树立起良好的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班主任还可以时常组织班级活动,比如体育比赛、外出旅行、集体表演等等,让学生与老师在活动中加深了解,增进彼此感情,加强凝聚力与归属感?
2.4实现学生自主,教师参与的管理
柔性化管理要求班主任应该要适当放权,在班级管理者可以扮演一个最终决策者和过程参与者的角色。不要完全将所有的班级事务都掌握在自己手上,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自主班级活动,自己进行班级管理。如班会、团会、运动会、表演活动、社会活动、竞赛活动等,这些活动都可以尝试着把任务直接交给班干部来组织。只向他们提主题、要求,至于他们用什么人、怎么组织,我们尽可能“不管”,只是在他们遇到条件上、思路上的问题时,我们可以适当引导。实践证明,学生自己也可以把这些活动搞得非常完美,一点问题都没有。
结束语
总之,管理柔性化是突破长期以来管理实践中过度注重刚性管理,不利于教师主体意识培育和创造性工作的有效策略,是管理思想的发展,也是真正实现教育是尊重和提高人的需要、维护人的权力、挖掘人的各种潜能、扩充人的价值的活动。同时,能够提升教师职业活动境界,确立教师主体职业生长观念,推动教师主体生命价值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覃兵.论教师主体生命意义的消解与重构[J].教师教育研究,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