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的张数》是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字母表示数、初步认识方程、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方程,会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的。本堂课将从“自学”、“试学”、“研学”、“固学”四个板块展开,带领学生唤起已有的认知,利用已有的知识研究新问题,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理解方程的意义。通过自学、四人小组合作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我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比较、概括等,积累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体会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优点,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和价值。
一、学习目标
1.学会解答形如ax ±bx=c这样的方程。
2.通过解决姐弟二人邮票张数的问题,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理解方程的意义,发展抽象能力和符号感。
3.在解决问题中,体会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优点,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和价值。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从方程的角度去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选设未知数,找准明显的等量关系列方程
三、学习过程
课前:1、教师引导学生玩猜数字游戏
A.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玩猜数字游戏,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请你把心里想的数乘2,再加上10,告诉老师得数,老师就能知道你心里想的数。
B.师生互动,学生每次报出得数之后,教师都能正确地猜出学生心里想的数。
C.大家想知道老师是怎么猜的吗?现在我们就来探讨猜数字游戏的奥秘。
2.探讨猜数字游戏的奥秘,学习解方程的应用
A.仔细分析刚才的游戏规则,提示用方程来表示这个游戏涉及到的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B.鼓励学生相互讨论,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控制课堂进度,一段时间后,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C.师生共同分析讨论,设心里想的数为ⅹ,若学生告诉老师的得数为80,只需解方程2ⅹ+10=80,解得ⅹ=35.
D.在生活中很多游戏都涉及到数学知识,同学们只要学好数学知识,就能很好地探索神奇的大自然。所以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用方程解决问题”(邮票的张数)(板书)
一、自学
1.根据信息,回答问题。
出示一个信息,让学生表示出等量关系。学生完成自学部分。
信息:体育室里篮球的个数是足球的2倍。
1.写或画出两者之间关系。
2.如果用x表示足球的个数,则篮球的个数可以 表示为( )。
二、试学
1.出示情境图,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写一写或画一画,尝试用方程解决问题。
2.学生独立思考,师巡视。
3.小组交流以下内容:1.说说题中的等量关系。2.判断所列的方程与等量关系是否对应。 3.评价谁的解题思路最清晰。
4.反馈第一个问题。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写一写或画一画
A.写一写:
“姐姐的邮票+弟弟的邮票=180张”是根据哪个数学信息得出来的?
“姐姐的邮票=弟弟的邮票×3” 是根据哪个数学信息得出来的?
B.画一画:有位同学是这样画的,你觉得可以吗?
师:在这幅图中,你还能看出刚才的2个等量关系吗?
(学生说,教师在黑板上画线段图。)
5.反馈第二个问题。列方程解决问题。
问1: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姐姐有3x张邮票,这是根据哪个等量关系来的?
问2:x+3x=180是根据哪个等量关系来的?
问3:4表示什么?
(反馈时,引导从分析等量关系开始入手,先反馈线段图,再反馈方程)
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一般流程:分析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列方程—解答—检验—答。并在板书中体现。
6.小结:刚才我们在做这道题的时候,紧紧围绕着分析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列方程—解答—检验—答。 (板书),也只有分析好了等量关系,我们才能设未知数、列方程。
三、研学
1.改信息,列方程
老师把题目变掉,把“我和姐姐一共有180张邮票”变成“姐姐比我多90张邮票”。 要求姐姐和弟弟各有多少张邮票,会吗?先分析等量关系,再列方程解决,写在作业纸第三题研学部分中。
2.反馈
问1:姐姐-弟弟=90是根据哪个数学信息得出来的?
问2:解设弟弟有x张,姐姐有3x张,3x-x=90,3x表示什么,x表示什么?
3.比较两道题,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对比两道题,找异同。
生1:都离不开“姐姐邮票的张数是弟弟的3倍”这个信息。
生2:选用不同的信息,解决的方法就不一样,但结果是相同的。
生3:我发现通过线段图很容易就能列出方程,而直接根据信息来分析,得想半天。
生4:方程其实可以转换成算术方法。
同学们说得真好。解决一个问题的方法很多,只要我们大胆去设想,认真去分析,弄清等量关系,就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四、固学
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做一些练习。
1.完成学单的第一部分,并反馈订正。重点是纠正不正确的格式。
2.完成学单的第二部分,并说清楚等量关系。
五、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引导学生概括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板书)
六、拓展
小明和小强各有一些邮票,小明的张数是小强的4倍,若小明给小强12张,两人的邮票就一样多了。两人原有邮票各多少张?
【板书】
等量关系
设未知数
列方程
解方程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