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有一个优良的阅读习惯能使一个人终生受益。阅读是培养学生基本能力的过程,思维导图下小学语文的群文阅读,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发挥了其他阅读方式不可比拟的作用效果。为学生构建语文完整的阅读体系,更好的体现出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和意义,提高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建立阅读知识网,开阔其眼界。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
引言
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技巧以及创造力的过程,提倡学生思维全面发展。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具有多元性、个性化、放射性的特点,高度符合新课程的要求。思维导图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是一种很好的自主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掌握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培养、提高学生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一、思维导图的内涵及作用
思维导图是把整个脑部正常运行为基础,按照大脑它木身具有的规律进行思考,当你阅读时,它能够全面调动右脑的空间、颜色、图像、等思维方面的潜能和左脑在顺序、逻辑、数字等方面的潜能。从而让读者在大脑中创造、记忆、精神等方面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发挥的一种方法。立足于学生阅读的速度与数量的群文阅读教学,是拓展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式,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理想阅读课程体系,要求主要包括单篇课文阅读、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这三种模式。群文阅读教学是全面提升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举措,更加强调学生阅读体系的横向以及纵深的对比,更加关注学生对多种多样文章涉猎过程中的意义建构,以及从多方位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
以当下践行的群文阅读教学为例,每节课让学生读5—6篇文章,每篇文章以500 字计,一节课学生可以阅读2500—3000字的文章,一学年中每周(一学年按28 周计) 若有两节群文阅读课,学生阅读量可达到168000 字,这将远远超过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阅读量。由此可见,快速的帮助小学生提升群文阅读速度和能力,系统性的记住阅读内容。群文阅读的教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阅读教学方法。在群文阅读愈加重要的时代下,学生需要综合分析多篇不同内容、风格、体裁的文章。思维导图恰好可以用来分析、理解文章,从而构建完整的阅读体系。
二、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实际运用方法
(一)借助思维导图,构建阅读体系
构建学生的阅读体系,需要一朝一夕的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偷懒打滑的机会。在进行群文阅读的时候,需要对文章与文章之间进行简单的对比,总结出不同点与相似点,取其精华吸收学习。例如:低年级对字、词、句的基本认识水平较低,在阅读时,往往离不开字典的帮助,解决生词,然后再通过老师的帮助、点播,完成对文章理解、分析。从简单的句子开始,一句句进行分析,再整体让学生感受文章的主旨内涵,通过对层层推进的阅读,对重点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阅读体系。在这个过程中,若能够借助思维导图,更加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内容完整、结构清晰的阅读体系。
基于思维导图的群文阅读教学具有四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群文阅读文本、思维导图工具。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而教师只起到引导者、督促者的身份地位。学生根据自身的阅读经验,利用思维导图对阅读材料进行分析——理解——构建,通过教师引导或学习借鉴他人的构建方式等途径不断完善自己思维导图的设计,构建更加适合自己的阅读体系,从而达到对阅读材料的充分理解及外延升华,最终完成学习目标。
教师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群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方法的调整、优化,从确定主题到课堂调控,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自备的思维导图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从而达到升华阅读收获的效果。并且,教师要具备分析学生是否利用思维导图掌握阅读技巧的能力,进行因材施教。
(二)借助思维导图,建立阅读的规律
当学生进行阅读的时候,有的信息就在大脑中储存起来,有的却是瞬间记忆,看过就忘。而思维导图因为其调动大脑右脑在空间、图像、颜色、整体思维、想像等方面潜在能力以及左脑在顺序、逻辑、文宇、数宇、条例等方面潜能的充分发挥,从而能在最大程度上开发与挖掘学生的记忆能力。还能对相关联的文章信息进行提取,建立阅读的规律。
例如小学语文课本中对《别董大》和《赠汪伦》的阅读,这两首诗的主旨都是要表达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但细分之后就会发现,虽然同是送别诗,但一个是安慰劝勉的相送,一个是踏歌而送。思维导图能够将这两首诗进行了网状编码的连接,储存在学生的心中,对比感知古诗的深层意义,从而整理、感知文章的阅读规律。
或是《跑进家来的松鼠》这篇课文,文章讲的是一个松鼠在不小心闯入别人家之后的故事,是一篇趣味性较高的文章,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简洁的文字来分析文章,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课文、思考课文之后进行绘制思维导图。学生独立绘制出的思维导图,在与同学分享、展示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行改进。教师也因在旁及时的给予学生指导,让其更好的理清文章思路,体会作者感情。
结语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学习工具,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阅读内容, 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能力。让学生对阅读有了更立体性的认识,学生的思维不断拓展,将互不相连的线性文章,进行有效整合,建立属于自己的阅读网络,从而加强学生的阅读动力、完善阅读体系,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明英.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究[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7,(4):12.
[2]张艳霞.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7,(6):4.
[3]梁健.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J].文学教育(下),2016,(9):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