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教育的得与失,世界关注,尤其让天下父母感慨万千,而得失的深层原因在于教育观念。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成功的教育更离不开现代的成功理念。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这是新世纪我国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既深刻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又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与时俱进的精神。现代化教育思想是党的教育方针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战略要求,也是新时期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方向。
一、发展是成功
以分数和名次等所谓的统一标准评优劣,必定让多数人成为失败者。人是千差万别的,成长的基础与背景各不相同。所谓素质教育绝非齐头并进,而是让人在各自不同基础上都获得发展,而发展就是成功。最大的成功是人能够可持续发展,直至释放出生命的全部能量。
二、选择是成功
成功的道路千万条,但对于个人仅有一条最佳的路,即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对一个肯奋斗的人来说,成功在于选择,而选择在于自知。成功者就是选择了自己的路。权衡能力也是一种选择能力,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
三、快乐是成功
幸福快乐即成功,而和谐即幸福。一切失败可归结为不和谐,一切成功也可归结为和谐。成功的非凡境界是三大和谐,即与人相处和谐,与社会相处和谐,与自然相处和谐。进入21世纪,成功的家庭与学校必定会有一个显著特征,亲子之间、师生之间、同伴之间平等和谐,两代人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四、自信是成功
每个人生来就是一个成功者,并具有惊人的发展潜能。人有千差万别,就有千万条成功之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一位哈佛大学教授曾说过:“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人们取得成功所需要的才能和智慧是不一样的。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擅长的一种或几种才能。”因此,完全可以相信,每个人都可以走向成功。
曾读过这样一则故事:
一位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三分钟都坐不住。”回家的路上,独生子问妈妈教师说了些什么。妈妈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流下来,然而她告诉儿子:“老师喜欢你,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到一分钟,现在差不多能坐三分钟了。别的家长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宝宝进步最大。”当天晚上,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过了几年,孩子上小学了,在一次家长会上,教师对这位母亲说:“全班60名学生,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5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障碍,你最好能带他到医院查一查。”开完家长会,回家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回到家里,看到诚惶诚恐的儿子,她振作起精神,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说你不笨,只要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亮,沮丧的脸一下子舒展开来。第二天上学,儿子比平时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开家长会。老师告诉她:“按你孩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中学有点危险。”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说你只要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中学。”
高中毕业,儿子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这时,母亲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积聚在心头的泪水,任它滴落在手中的信封上。
读了这个故事,我被这位母亲独特而有成效的教育方法所折服。这位母亲心境平和超然,胸怀博大宽宏,将教师的批语变为美丽的“谎言”,寓关爱、激励于其中,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这美丽的“谎言”远比大声训斥、指责、讽刺、挖苦高明得多。这位母亲的教育方法很高明,值得我们借鉴。
每位教师都渴望自己的学生成长进步,可事实上,每个孩子的成长道路都不会一帆风顺。当孩子犯错误、遇到困难时,我们该如何应对呢?这位母亲的做法告诉我们:巧用“成功性的谎言”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美丽的“谎言”是一种新的看问题的角度。清代学者颜元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教师充满期望的一句鼓励,看似简单的一个爱抚,满怀深情的一个眼神,不露痕迹的一个暗示……如一缕阳光,照亮孩子的童心;如一丝春风,吹动着孩子的心田;如一粒爱的种子,在孩子的心中萌芽。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了解与尊重孩子,是成功教育的要诀。教育是人的解放,而不是枷锁。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让人获得幸福快乐,而不是表面意义上的成功。在现实教育中,做到巧用“成功的谎言”却并不容易。
首先:教师要善于反省自己,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对自身的传统教育观念进行反思、批判、扬弃;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要基于教育现代化实践,树立弘扬现代“关注生命,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其次,教师要树立素质教育思想。中国的学生之所以常常焦虑乃至倍感失败,大多与应试教育的影响有关。应试教育将义务教育扭曲为选拔教育、淘汰教育、失败教育,必然让大多数学生成为失败者,这是与现代教育背道而驰。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把兴趣爱好还给学生,把体育、美育还给学生;坚持健康第一,为每个孩子的成功提供了坚实保障。
再次,教师应有一颗博大的爱心,这种爱是一种深沉而理性的关爱,建筑在对孩子充分的尊重之上。即使在学生犯错误或是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教师应小心翼翼地去处理,要像保护花朵上的露珠一样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让他们的心灵始终保持一种可贵的自尊。绝不可指责训斥学生,将他们一棒子打死。在很多时候,教师不能表现得太“火眼金睛”了,对学生不太严格的缺点要给予必要的宽容。
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让每个孩子拥有幸福的童年,是让每个人成功的特别紧要的条件。因此,父母与教师应当是幸福童年的保护人,是儿童权利的捍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