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小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探讨

小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探讨

作 者:李志仙 (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匡远中心校宝洪小学 652100)

摘   要:好的学习习惯不但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和家长的配合压力,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锻炼自主和独立能力。因此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愈加显得重要起来。在此文章就此话题做出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现状;学习习惯;重要性;策略

一、引言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盛行和全面开展,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已然成了教师们最头疼的问题,究其原因就在于学生们在日常的学习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致使教师教的累,学生学的苦。因此学习习惯的养成不仅是提升教学效率的有力法宝,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鉴于此,教师要积极的融入到学生当中,采取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方式,进行适时、正确的引导,先让学生树立起习惯意识,端正语文学习态度,再循序渐进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1.教学理念滞后
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去学习,也不支持和提倡在课堂中进行过多的讨论和研究,以免影响教学成果和时间,赶不上课业的进度,因此学生的自主思考和探究的时间受到了老师人为的限制,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违背了新课改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发展原则。
2.教学内容单一
一般教师沿用传统的填鸭式进行讲授,不论是在讲学方式还是讲课内容上都缺乏新意,缺乏对学生的情感指导,致使学生在情感方面处于消极的对立态度,学习热情不高,兴趣不足,而目前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则直接以考试的方式和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指标,从而使学校的教育方式又重新回到了应试教育的怪圈中。
3.教学资源匮乏
对于历来的语文教学,所学内容千篇一律,在讲授过程中也是遵循既定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空间,阻碍了教学空间的发展和深化。同时部分教师对现代科技的掌握和运用体现不充分,学生所接受的知识多数是以课本为主,导致语文课堂教学资源匮乏,缺少生动形象的信息,缺乏了足够的吸引力。
三、培养小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1.利于培养健全人格
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够形成优良的素质和高贵的品德。因此教育的基础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以此为基础去学习和生活,也能够让学生在步入社会以后还能一如既往的坚持下去,让工作更出色,让个人更出彩。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以后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推动和保障作用。
2.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智力发展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重要手段,语文内容含量大,字词较多,需要思维的不断拓展和想像。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将知识牢牢地掌握住,并全面的融入到学习中,学生从中会感觉愉悦,从而在功效上会事半功倍。但若没有课前预期、课后复习、多做习题、认真细心等习惯,学生在学习中会觉得非常吃力,进而滋生厌恶情绪,削弱学习兴趣。
四、小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1.培养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习惯
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提前获知课文内容及包含的知识点,自己能否理解、理解程度如何都会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在课堂中会着重关注自己这些不会的知识点,以此提高听课效率。像《小池》,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了解诗词背景,诗词,让后让学生进行朗读、课后生字标记,那么在课堂中就会有所侧重点了。另外课后的复习同样重要,它是对所学知识的一个巩固。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点理一理、顺一顺,完成归纳总结,从而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培养勤阅读和做笔记的习惯
阅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它不仅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增加语感,因此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在课内外坚持阅读。可以要求家长配合,购买或借阅相符的书籍,陪伴孩子在家庭中完成阅读,并指出错的地方,并让孩子将所读内容给复述一遍。另外开设专门的阅读课,增加阅读量,让孩子拓宽知识面,积累语言和文字;其次,笔记则是将自己所读内容的一种感悟或是总结,是与阅读并存的。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笔记本,指导学生遇到喜欢的句子写下来,或是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感悟写下来并同大家分享。
3.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小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模仿能力强,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老师在教导过程中,对某一问题或是教材的内容,鼓励并支持学生大胆的提问和质疑,老师辅以正确的引导,从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兴趣又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形成良好习惯的基础,因而要先培养学生的兴趣。而语文资源极为丰富的,教师对教材内容的讲解,可以结合学生身边真实存在的资源,使得课内课外资源能得到充分的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而然学生就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还以《小池》为例,学生知道这是描写春天的诗句,那么还有哪些诗句或成语是描写春天的呢?学生就会主动地去思考并踊跃发言,既激活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饶有兴趣的进行学习。
五、结语
掌握符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根本途径,因此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每个家庭、每个教育机构都应当重视的问题。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语文老师要创新教学思路,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和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许丕强《浅析小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2]韩彩茹《培养小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思考》
[3]石媛媛《培养小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