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养成教育必须落实到细微之处。首先要防止学生的不良习惯,养成教育要防微杜渐,从小事抓起。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帮扶教育,力争将不良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以防止学生形成不良习惯,从而保证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同时,潜移默化的榜样示范作用更是感染着学生。在学生面前,细心审视自己的言行举止,随时不忘做好榜样示范作用,长此以往,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只要我们辛勤浇灌、不断扶持,孩子们一定能长成明天的栋梁之材。
关键字:细微;养成教育;良好习惯;感知;榜样
正文
回忆几年来的教育历程,作为教师,面对日日相见的孩子,只有拥有善于发现细微之处的眼睛,才会在这熟悉的地方发现别样的风景;只有从细微处教育孩子,才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然后受用无穷。
回顾教育工作的几年历程,我一直把学生的养成教育当作头等大事,力求抓实抓好。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养成教育要从细微之处抓起。
一、认真观察,及时教育
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必须从了解和研究学生开始,这是由教育活动的规律决定的。要想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首先要防止学生的不良习惯,养成教育要防微杜渐,从小事抓起。这就要求教师要细致观察,及时教育,把工作做到细微之处,从第一根头发的脱落抓起。比如,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注意状况、情绪表现、答题的正误和角度、作业的质量和速度;在课外活动中观察学生的活动能力、意志品质、个性倾向、人际关系和集体观念;在家访中观察学生的家庭表现、家长对子女的要求和教育方法,等等。一位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一位优秀的观察家,不仅要勤于观察,而且要目光敏锐,能从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甚至是极微小的情绪变化上,感知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态,并及时采取针对性教育和防范措施。
我在班级管理中,总会利用上自习前几分钟进入教室,坐在教室后面,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此时学生把一个真实的自我充分展现出来,我掌握了每一个学生的情况,谁和谁闹矛盾,谁这几天状态不好,有些事情谁可能会做,谁肯定不会做,不需学生打小报告,我自然一清二楚,然后利用课余时间有的放矢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一次,我发现两位男生很反常,坐在教室心不在焉,两三天都如此,通过了解,果然是迷上了网络游戏,连中午和晚自习后都呆在网吧里。最后在家长的配合下进行说服教育,他们认识到上网的危害,至今都没有再出现过类似的不良行为。所以我们在养成教育中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不良行为的苗头,见微知著,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帮扶教育,力争将不良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以防止学生形成不良习惯,从而保证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二、加强自主管理
学生到了高中,进入了青春期,他们感到自己是学习和集体活动的主体,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动机和行为方向,产生了了解自己的心理需要,由过去的被动控制自我、规划自我、矫正自我,开始转变为主动控制自我,按照自己的意愿规划和发展自我,他们已具备了自我教育的内在动因。养成教育就是要满足学生日益增强的民主意识的需要,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锻炼机会,发扬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培养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责任感,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教育的基本原则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只有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让学生做到自主管理,学生的养成教育才会真正落到实处,班级才具有凝聚力。
在班级管理中,我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让学生学会自主管理。本着人人都是管理者的理念,我引导学生细化班级管理项目,除一般的班委会外,另外设置了一系列岗位:讲桌、扫把、校服、校徽、桌椅、黑板报、学习园地等等,按岗位实际确定管理人数,自荐与统筹安排相结合,安排各岗位的负责者,做到人人有岗位,岗岗有人管,建立健全了一支强大的班级管理队伍,变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大家目标一致,通力合作,又各尽所能,各司其职。这样,在每天的诸多下事中,每一个学生都是管理者,同时也是被管理者。他们之间相互监督,共同提高,长此以往,良好的习惯就会逐渐养成。
三、以身示范
榜样是学生良好习惯的典范,是行为规范化的模式。榜样是活的教科书,具有生动、形象、具体的特点,对学生具有更大的说服力、更强的感染力。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学生接受老师的教育,不只听其言,还会观其行。因此在养成教育方面,老师就是学生的榜样,起着示范作用。老师只有用行动做出表率,使学生“耳濡”和“目染”。久而久之,才能产生影响学生的巨大效能。所以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苏藿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你不仅是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作为一名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带头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我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人格,从不挖苦讽刺他们;教育学生搞好团结,我首先带头和学生交知心朋友;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工整,我在板书时首先做到书写规范认真;要求学生讲究卫生,我首先随手拾起地上的纸团、把讲桌上的粉笔盒摆好……诸如此类的细节和动作,都能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在潜移默化中感染着学生,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因此,只要在学生面前,我都会细心审视自己的言行举止,随时不忘做好榜样示范作用,长此以往,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总之,养成教育必须落实到细微之处。只要我们做好每一个细微的地方,用博大的爱心去关注我们学生的一言一行,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各种方式,持之以恒,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抓好养成教育,这样,学生的好习惯何愁养不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只要我们辛勤浇灌、不断扶持,今天的幼苗一定能长成明天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