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构建小学体育快乐课堂策略探讨

构建小学体育快乐课堂策略探讨

作 者:杨 萍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祝阳镇中心小学 271034)

摘   要:快乐本就是我们应该赋予给孩子的情感体验,不管是作为父母还是老师,都应该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快乐。父母应让孩子感受生活的快乐,而教师这应该让孩子感受学习的快乐。本文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浅略的探讨了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构建快乐教学的方法,以及如何不断提高小学体育的课堂趣味性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快乐教学;体育教学;小学体育

绪论
快乐体育教学的思想就是在体育课中创造和谐快乐的氛围,让学生通过体验运动的乐趣,激发运动兴趣,达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快乐体育的核心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快乐氛围中接受知识,做到“课伊始、趣已生;课进行、趣正浓;课结束、趣犹存”。那么,如何运用快乐体育教学思想打造快乐体育课堂呢?这也是笔者接下来要说的。
  1、用师德与师能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所谓“兴趣”就是增强教学的吸引力。罗伯特.特拉菲斯说:“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它区别于其他任何的表演艺术,这是由教师与那些观看表演的人的关系所决定的。”体育课具有技巧性和谐性及美感愉悦性等特点,在体育课上能较好的表现上述三性是教师在人格上的显露。教师以自己的艺术修养,向学生展示自己的能力,当教师步入课堂时,就仿佛有许多看不见的磁力把学生和自己紧紧联在一起,师生间便能产生一种奇妙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形成必将激发学生上好体育课的积极性。可见,教师的行为对学生兴趣的产生起决定作用。要使教学有实效,关键是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使学生乐学。教师通过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态度举止和情感的表现,教学技能和教学机智等教学艺术的运用,促使学生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兴趣,只有师生情感融洽,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
  2、以生为本,激发快乐体育情感
  新课标要求要以生为本,要为学生发展着想。教学中要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小学生天真活泼,对游戏式的运动有强大的渴望。针对传统教学中规定动作太多、自由选择动作太少的状况。设计激发学生天性的活动,让学生在游戏化和模仿性强的活动中,体验、感受运动之美,获得技能和身体素质的提升。教学“立定跳远”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自主游戏,体验“兔跳”、“蛙跳”,开展“兔子觅食”、“青蛙捉害虫”等游戏,让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去准备活动,在提高学习乐趣中掌握“跳”的技能和方法,并调动学生的学习、发现与探索精神,促成个性发展。可见,体育教学要将教学内容合理组织改变,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从而在主动发挥中掌握体育技能,在快乐与有趣的活动中获得体育学习的能力。
  3、注重体育实践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快乐本身就是一种情感体验,因此,要打造快乐的体育课堂,自然离不开实践的体验,而实践体验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对于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体现在课堂上的一些活动中的,课后仍然课题组织各种体育项目,引导学生多参与、多体验、多感受。
  比如,六.一儿童节组织师生进行体育项目比赛。根据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对不同年级设定具有针对性的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拔河比赛、田径接力等团体活动。团体比赛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参与,齐心协力朝着一个目标努力。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进而促进团队意识的形成。在学生共同参与下,鼓励不善于积极表现自己的学生也有机会进行体育互动。对于班级中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当他们取得成绩时,用鼓励的方法和形式,尽可能采取人性化策略,必要时通过肢体语言给予鼓励,比如通过拥抱、微笑、竖拇指等肢体语言进行表达,全方位激发学生的运动细胞。
  4、优化课堂教学,打造快乐课堂
  今天我们常常采用的一种体育教学模式就是游戏活动教学模式。游戏是人类追求乐趣的一种自发活动,不是强制进行的,游戏的结果事先不可知,所以游戏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和趣味性。失去快乐,如何谈得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应尽量增加课堂趣味性,在教学中可设计与动物动作相联系,如青蛙跳远、武术鹰爪、篮板球的猿猴动作。教师只要将枯燥、单调的练习融入知识性、趣味性,这样的课堂就会让学生产生兴趣。技术掌握较好的学生适当增加教学难度,如篮球基本技术练习,安排“三人”篮球赛,比赛形式使他们乐于参与,达到人人快乐的要求。强调快乐体育教学,不是说以游戏作为教学目的,而是要让师生关系真实、自然的参与和表达出来,使师生能从活动中得到快乐。
  5、让主动合作成为团队活动的习惯
  体育课在室外进行,课堂中经常会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学生的注意力易分散,效果无法得到保证。所以,首先要求教学的组织形式不断变化。要以新颖、活泼的方法吸引学生,从而让学生安心听讲,尽量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能跟随教师的引导,不搞小动作,认真贯彻教师的意图,执行命令听指挥,杜绝以自我为中心、自由散漫的现象发生;其次需要养成专心听与模仿教师的讲解与示范的习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清晰了解动作要领,并能尽最大努力完成本节课的任务。此外,对于团队行为习惯的培养,体育学科比任何学科都显得重要,很多体育项目的学习需要生生、师生相互合作,才能顺利且高效完成,尤其是现在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及沟通能力。
  结语
在教学中渗透快乐的体育思想,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作为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体现学生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与个性差异,不断探究新的教学模式,从而让学生在运动中感受到快乐。
参考文献
[1] 祝旺灵.融游戏于体育,提高学生体育素质[J].现代阅读2013(03)
[2] 杨邵豫.体育教学在学生德育培养中的价值以及渗透途径的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 2005
[3] 洪小娟.快乐体育在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初探[J].浙江体育科学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