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张隆华在《语文教育学》中指出:“阅读从认知文字符号开始,经过大脑的分析综合活动,领会课文的意义,体会课文的感情,并凭借着课文练习阅读的技能,从而发展阅读能力。”“新课标”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是识字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高识字质量: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听话、说话和作文的能力,能够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阅读教学
杨绛先生曾说:“真的,什么物质享受,全都罢得,没有书却不好过日子。”的确,一个人,只有广泛涉猎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才能开拓个人的视野,发展健康的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如今,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对于潮涌于我们身边的信息是否具有较高的辨别及筛选能力,已是我们成为时代的弄潮儿,还是被浪涛所吞噬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寻找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无法回避的问题。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笔者以为:
1、以故事诱读,养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它促使学生去追求知识,探索知识的奥秘。兴趣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使所学知识掌握得迅速而牢固,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读书也一样,一个人只有对读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把书读好。教育学和心理学告诉我们,创造力孕育在童年,孩子们的创造力往往潜藏于兴趣之中,或者说,从兴趣中滋发。
讲故事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法,因为讲故事,不管是形式还是内容,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包含原发性心理因素和继发性心理因素。教师要借讲故事为契机,进行人文教育,激发小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讲故事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提高需要大量的阅读和大量的经验做大量积累,而由于多种原因,当今的很多小学生很难做到这些,但日积月累许多听来的故事,却成了不可忽视的原始素材,它能为学生下一步学习更高的理论提供有血有肉的材料,促进小学生思维的成长,支持知识的建构。
因此,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年龄特点和阅读需要的读物,选购一些具有趣味性,又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阅读书目供学生阅读,为他们创设一个整洁幽雅、宁静平和的阅读环境,向他们介绍一些科学的阅读方法,经常开展一些生动有趣的读书活动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2、巧设思维情境,创设读书氛围促读
创造情境性阅读,首先应先创设“情感”情境,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应该是一个情感的交流的过程。教师的语言,应富有感染性,有利于营造课堂氛围。使学习变成一次次生动、有趣的情感对话。其次,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如教具的恰当运用,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等都可以达到为阅读教学“锦上添花”的目的。合适的教具,除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外,还能增长学生的感性认识,在学习过程中调到多种感管进行参与,留下强烈的印象。为学生的阅读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使学习的气氛变的很浓。电教化手段的普及应用,多媒体课件的广泛运用,为学习氛围的创造添砖加瓦,使学生的阅读热情“升温”极快。此外,在课间,课外还可以搞一些与阅读相关的小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的阅读活动变的水到渠成。使阅读活动真正变为一项富有情趣,富有魅力的一项活动。使学生形成人人爱读,会读,渴望阅读的好习惯。
3、正向激励,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阅读行为,是阅读动力的一种定型,良好的阅读习惯能促使学生自觉、持久的进行阅读实践,并逐步内化为阅读能力,使人终生受益。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2l世纪的中国要昂首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依靠振奋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呼唤我们捧起书本,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让博学和睿智丰富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想方设法使孩子们爱上阅读,让他们真正体验到阅读的快乐。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变得聪明,而且也可以使他们终身受益。
4、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多元化阅读
信息化环境的不断发展,所以越来越多的学校都在引进多媒体设备和技术。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可以通过创造出来的情景来帮助学生去理解原本较为抽象的知识,让学生的视野变得开阔,此外,所搭配的文字、声音、图片等让学生在视、听、说方面都得到锻炼,此外,多媒体技术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形象、直观以及较强的感染力,都可以促进学生对于阅读文章的理解,同时这也极大地推动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这样生动的场景,无疑是让学生对其产生非常大的兴趣。
当然,真正的阅读教学,应当是一个不断深化,不断探究的对话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以兴趣为基点,让学生爱上阅读的同时还能够对阅读的文本进行深层次探究。同时,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善于捕捉“战机”,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及时更新我们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以先进的教学思想辅以先进的教学手段,使阅读教学成为一门精湛的教学艺术。
参考文献
[1]褪尽浮华守本色 细化激励促探究——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策略研究[J].覃远玉.新课程(上) 2014年10期
[2]谈如何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J].张旭芳.才智 2015年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