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素质教育对数学教师的素质要求

浅谈素质教育对数学教师的素质要求

作 者:徐忠献 (江西省广丰县南屏中学 334600)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如何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那么教师需要哪些素质呢?本文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良好的思想素质
  数学教师有说不尽的艰辛。但任何现代技术都离不开数学的思想方法和手段,高科技术的本质就是一种数学技术,数学给予人们的能力,授予人们的技术,它是锻炼思维的体操,它使人们变得更聪明,学好数学就是为了研究科学,就是为了发展人类。可见,数学教师任重道远,因此,数学教师要有终身从事数学教育的思想,要有一生奉献数学事业的心愿。
  二、 精深的专业素质
  1.数学专业知识
  数学教师应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体系,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数学教学和数学发展史等教育理论基础知识,通晓数学教学大纲,熟悉教材体系,对数学概念,定理,法则及公式的运用能做到准确,严密和灵活,具备扎实、宽厚、广博、精深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相关边缘学科的知识,懂得数学学科与物理、化学等相邻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和应用,具备能开设一门或一项选修课、劳技课和活动课程的能力有较熟练的动手操作技能和创造能力。
  2.教育理论知识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我非常尊重教育理论,离开了教育理论,我是不能工作的”。作为数学教师,应了解本学科在学生的素质形成及知识体系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好本学科的特点和规律性,掌握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用教育理论指导数学学科的教育、教改和教研,争取最优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数学教师应具有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使命。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当今时代,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每个人都需要加强学习、终身学习。”这两段话精辟地指明了创新的意义及教师在创新中的作用。
  教育创新是社会和时代的任务。新课程观强调数学教师应具有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至少是源于以下理由。
  首先,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养目标的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中明确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试想,如果数学教师没有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的探索精神以及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具有开拓进取意识和创新求异能力的品质,怎能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到实处?如果数学教师自己不从多方面、多角度、多起点、多原则、多结果等方面去思考问题,又怎能保护和引导学生积极的求异思维?如果数学教师自己不将观察到的事物与已有知识或假设关系、把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特殊性、重复现象联系起来,进行比较,获得发现,又怎能培养学生洞察的敏锐性?
  四、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联合国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
  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工作的保障,而在现代社会,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来自方方面面的激烈竞争,无形中给人们的心理造成种种负担。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数学教师,应努力做到具备以下几点:
  1.乐观开朗,胸怀坦荡,意志顽强,勇于进取,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心,善解人意,与人友好相处。
  2.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客观的估计,适度的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于苛责自己。
  3.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有切合实际的日常的生活目标,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有判断是非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做好。
总之,国运兴衰在于教育,教育成败在于教师。数学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素质,不负时代所赋予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