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国家新一轮课改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核心,贯穿课程标准始终。数学核心素养的本质是数学思维,它代表着一个学生在数学方面的综合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合个人终生发展需要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故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根本目标,以打破学生思维定式和优化课堂教学形式为主,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策略展开研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教学;数学思维;培养策略
0、引言[1][2][3][4]
高中数学的学习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一旦学生在参与学习时,仅能对教师给出的解题思路加以记忆,却未能掌握解题的思路步骤时,学生便无法形成有效的数学思维。而本文展开研究,旨在调整高中数学教学的现有模式,预将数学教师的培养方向加以调转,转而将提升学生成绩转移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方向中,使学生通过高中数学的学习能够用数学的眼观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以数学教学的改良性思维而言,本文对其培养策略加以研究,具备切实的研究价值。
1、破除学生现有思维定式,调整学生逻辑思维[1][2][3][4]
高中生与数学初学者不同,其基本已掌握大量的数学基础知识,在解题时往往也都拥有自己的入门方式。这时高中数学教师若要再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就不能够使用重塑的方式,而是要以学生的现有思维为主,先获取学生的惯用数学思维模式,再对其思维定式中不合乎常理、不符合高中数学思维的部分加以移除。移除的重点在于调整学生的固定思维模式,帮助学生用多边思维看待数学,如引导学生使用分类解题法,直至学生能够破除自身的数学思维定式,转而使用更具活性的思维拓展能力。如此一来,学生数学思维的建设便能打好基础。
以高中数学教学内容中学习难度较高的三角函数为例,在《图象与性质》分类教学内容中,教师的教学核心被限定在讲解函数图象特点、分析函数单调性等内容中。而从学生角度来看,多数学生已经在初中阶段就接触了简单的三角函数定义,故在此期间,教师便应对学生现有的知识点掌握状态加以调查,从而尽可能的减少课堂中的多余环节。例如,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惯性以原函数为运算基础拓展自身运算思维,那么教师就应注意到,该种解题方法虽较为稳定,但考虑到数学考试具有时间限制,继续使用该思路只能不断降低学生的解题效率。故教师应该以学生的思路为主,为其剖析出该种定向方式可能会对考试造成的负面影响,过后再为学生展示效率加强的解题思路,例如图象思路。当学生明确图象思路的解题优势后,其自然就会调整自身的数学逻辑思维。
2、改良课程教学模式,精化数学思维培养途径[1][2][3][4]
教学环境是高中数学教师接触学生时间最长的场所,也是教学和调整手段开展时相对效率较高的地点。因此充分利用数学课堂,对数学教学模式加以改革,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步骤。而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教师必须要先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要适当降低“提分”在教学目的中的比重,应尽可能将数学思维的培养放至主位。
教师需改良课程教学模式,例如采用生活化教法(新一轮课改重点内容之一便是数学建模),减少数学课堂和数学教学中的抽象性思维。生活化指的是利用生活素材,或将教学内容融入到生活中的一种教育教学方式,从以往的应用效果来看,应用生活化教学明显可改良高中数学教学的效率低迷现象。在高中数学教材中,许多专业定义和解释都仍然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在紧凑的高中学习过程中,学生很难有时间“精雕细琢”,仔细研究定义中的直接含义。针对这类现象,教师就可以应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先将数学公式或定义带入到生活中,用生活现象来解释定义。在学生理解定义与生活的关联模式后,教师就可以使用引入方式来为学生进一步讲解数学定义。如此,便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学生对于数学公式和定义“不理解”现象的发生概率。
3、教学后期应反思,以强化学生数学思维[1][2][3][4]
在高中阶段,以习题锻炼自身数学能力是学生比较常用的提分方式。故利用数学习题来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理论上讲为有效手段。但实际上,高中学生对数学习题多数已经产生厌倦心理。针对此,教师应该以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将课后习题加以精细化处理,只留有价值的习题,引导学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
以《逻辑推理》内容为例,当教师调整好学生的抽象思维后,就应该适当挑出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习题让学生在课堂进行解答。如若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效果不强,教师也可以单独提炼出一节课程(或者以微课的形式留给学生),要求学生两两分组,一组负责出题而另一组则负责答题。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充分在课堂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在制定培养计划和调整课堂教学模式时,教师必须要完全以班级和学生的现有状态作为调整思路,考虑到最近发展区,不能使用广泛的教学模式来调整学生的数学思维。而是要在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如此才能明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继而有效调整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方式。
4、结语
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只有重视学生的现有思维状态,重视学生情绪变动的特征,对应改良数学教学模式,创新数学教学思维。如此才能有效调转学生的数学思维现状,彻底更新学生的解题思维、记忆思维。
参考文献
[1]王佳佳. 利用微课培养高中学生数学思维的策略分析[J]. 西部素质教育,2017,3(09):159.
[2]李卫芳.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 才智,2016(34):103.
[3]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7.
[4]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编写.心理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7.
作者简介
尤廷荣,1989.12,男,云南省昆明市,本科,中学二级,高中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