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都善于用“榜样激励法”促进教学,让学生们充满自信的学习、生活。“榜样激励”确实是一剂良方:在自信心和进取心的强烈作用下,学生们遵纪守法、勤奋学习,健康成长……因此,榜样激励教学被广泛运用,且收效颇佳。殊不知,榜样激励一旦矫枉过正,也会造成意想不到的“捧杀”。
去年,我新接一个班,刚走马上任,就有几位好心的同事告诉我:当这个班的班主任可得用点“铁腕”!?原来该班是全校出了名的乱班。上学期没过一半,该班已经“臭名昭著”了。且邪气正向其他班级扩散,弄不好,几十名学生的前途葬于我手,何况,种种劣迹波及全校,危害就更大了……我感到肩上的担子沉重。
午饭后,我到班视察,两位同学追打嬉闹,玩兴正浓,许多学生正傍坐围观,随众起哄。果然如几位好心同事所言。我顿时拉下了脸,怎么办呢?痛斥?敲打?都是下下策。A同学刚好从外边进来,轻轻地走上了座位(A同学一向天真活泼,开朗大方,是一位品学兼优的“五好学生”。别看她时常笑声如铃,历次考试却名列前茅)有了!我要给他们树个榜样。
“你们看看A 同学,文文静静、扎扎实实,难怪她的成绩屡考不败!”我有意把“文文静静”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当晚班会,我就组织了“树典型,学榜样”活动,大力倡导“向A同学学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班秩序奇迹般明显好转。学校领导了解了这一情况,立即组织全校活动,发出“向A同学学习的”号召。这样一捧,果然取得了显著成效。
正当我自鸣得意之时,不妙的情况发生了:我突然觉得好久没有听到A同学的笑声了,也不知什么时候,A同学竟失去了往日的活泼。更可怕的是,科任教师反映课堂气氛越来越沉……
这是怎么回事呢?
“全校都以我为榜样,大家都看着我,我的一言一行都不能随便!”A同学的回答不无道理。
是我亲手制造了这起“捧杀”,我陷入了沉思:
首先,树立榜样可能影响学生自身的个性发展。“一娘生九子、九子九个样”。那就是说,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环境不同,对学生的影响就不同,所形成的性格当然不同。正因为有不同的性格,才会有社会千姿百态的五彩面孔。我们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正面展示自己,发挥个人特长,实现自身价值,做到人尽其才。榜样的树立,一方面可能给榜样增添无形的压力,他们会不自觉的根据老师的意图改变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会有更多的人因为学习榜样而迷失了自我,出现“千人同唱一首歌的”局面。
其次,树立榜样可能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我们说因材施教,就是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身心的塑造。这一塑造过程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原则。榜样的树立,可能使他们的身心压力过大、不堪重负、同时还难免会引起不良情绪产生,如:骄傲情绪、嫉妒心理、虚荣心理……这些不健康的因素直接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天真活泼、爱说好动本是孩子的天性;开朗大方、热情乐观正是健康的标志,环境气氛的营造,本该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我们怎能为一时的“安静”做出悖逆之举呢?可见,要使榜样激励更好地促进教学,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把握好榜样的正确方向。也就是说,树立榜样的指导思想不能偏离正确的方向。如:远大志向的树立、刻苦勤奋的学习、拾金不昧的品质是应该肯定的,应作为典范、树立榜样,供众人学习;但因个性因素表现出来的行为,如娴静少语,就不应树立榜样。
二、要选择好榜样的合适人选。正确的榜样可以产生无穷的力量,使许多学生受益终身。但并非人人都适合做榜样,以成功者为榜样可以催人奋进,以平庸者为榜样可以使人萎靡;以轻浮者为榜样容易使其骄傲,以胆小者为 榜样容易让他负重。因此,榜样的人选不可随便。
三、树立榜样要适量适度。控制榜样的量和度是比较重要的。信手拈来,随心所欲的树之过多,会淡化榜样的影响,给人一种平淡无奇不见其长的感觉,起不到激励的作用;过分夸张的树立榜样,为一件小事而大张旗鼓,大肆渲染小事的影响,又给人一种小题大做,故能玄虚的感觉,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效果可想而知。
四、树立榜样要注意“点面”结合。长期肯定别人、实际是对绝大多数学生的一种打击,容易挫伤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容易引起部分学生的嫉妒心。因此,榜样激励也有一定的发散性、既需要实现强调典型者的成功,又不能忽视多数人的进步;还要善于发现新典型、树立新榜样。让其他同学也尝尝当榜样的甜头,给更多人成功的希望。收到肯定一点、激励一片的效果。
五、树立榜样要善于矫枉扶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就个人一旦成为榜样,人们最关注的是他们成功的光环,极易忽视他们存在的不足。这样,不仅不利于他们过失的更改、相反很容易诱发他们的过失膨胀,错过教正的最佳时机。老师应有一双火眼金睛,随时发现榜样的瑕疵,即使给予适当的提醒。只有这样,才可以防微杜渐、完善榜样形象、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耐挫力,以免培养出玻璃瓶似的一碰即碎的人才,从而使我们的学生更结实、更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