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浅谈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课堂小练笔

浅谈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课堂小练笔

作 者:邵微微 (浙江省永嘉县瓯北第四小学,浙江 温州 325100)

摘   要:小练笔是安排在美术课堂作业前短时间的技能实践活动,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要求、有时间限定的作业实践。核心素养下的美术教学一贯重视学生的美术技能练习,练习是美术实践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本文以笔者教学实践为例,从“量化式小练笔,增进作业强度”、“灵活式小练笔,为作业做铺垫”、“试误式小练笔,激发学习动机”、“摸底式小练笔,有效调整侧重点”等四个方面论述“小练笔”在小学美术“让做”课堂的实施与研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美术课堂;小练笔

一、量化式小练笔,增进作业强度
量化式小练笔大大提高了课堂中作业练习次数和作业数量区别于传统的集中作业练习课堂。学习美术知识技法,需要大量时间投入练习,练习过程是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没有动手操作再华丽的语言都是零。笔者曾经上过一堂带有国画技法的课,浙美版小学美术新教材第5册第11课《大狮子》,这是小学阶段第一节具象的国画课,要求孩子能学习用水墨画的形式表现威武的狮子,感受水墨造型的乐趣。整堂课轻松活跃,师生互动良好,但是最后孩子的作品差强人意。如图(1-2)
                    
 (图1)           (图2)
笔者反思后,决定改变《大狮子》一课教学方式,在教学环节中设计了多次小练笔,在反复小练笔中感悟,突破重难点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传统的美术课堂都是15分钟的知识技能讲解,20分钟的集中练习。然而本节课却采用的是分散式作业(也就是多次小练笔),学生由易到难的练习创作,清晰反应了学生掌握情况。本节课学生能用水墨画的形式表现威武的狮子,感受水墨造型的乐趣。能大胆运用夸张变形的表现方法体现狮子的威武。如图(3-4)
           
(图3)            (图4)
二、灵活式小练笔,为作业做铺垫
灵活式小练笔是指可以根据课堂实际需求在合理的时间安排练习,练习次数、数量也没有固定模式的。
(一)内容安排灵活
1.课堂复习小练笔。一些新授课,需要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讲得太多显得啰嗦,讲得太少起不到实质的作用,这样的内容可以安排一个小练笔进行训练。既高效回顾了知识点又可以直接引入正题。在后面动手绘画作业时,学生已经很好地掌握了用笔,为降低作业难度做了很大铺垫。
2. 课堂常规小练笔。针对低年级孩子好动爱讲话的特点,课前可以安排小练笔,既能让孩子快速安静下来,又有利于课堂常规管理。如:让孩子准备一本课前绘画本,自由发挥画一画和当节课程相关的内容。这样的小练笔设计有效协助孩子进入学习状态,提升课堂师生互动质量。
3.不同材料小练笔。小练笔并不是绘画课的专利,内容随课堂工具不同发生改变。如:浙美版四年级上册《墙》,选用泥塑材料制作完成小练笔。浙美版三年级下册《立体造型》用卡纸进行练习。美术是门手艺活,熟能生巧重在练习,有了一次实践就增强许多信心,大大降低学生作业时的难度。
(二)时间安排灵活
小练习的时间根据课堂需要而定夺,主要分为课前小练习,课堂小练习。如:浙美版五年级下册《齐白石笔下的蔬果》一上课就请学生练习中锋用笔、側锋用笔,变化出焦、浓、重、淡、清墨色变化。又如:浙美版三年级上册《找果子的刺猬》教师先和同学分析刺猬的造型特点,了解刺猬的身体组成部分,上课12分钟后设计小练习,请孩子们根据刚才学习的制作一只小刺猬。再比如:浙美版二年级上册《向日葵》引题欣赏向日葵照片,上课6分钟时根据照片画一画向日葵。
在美术教学中设计一些形式灵活的课堂小练笔能为课程教学起到铺设的作用,又能训练学生的双基能力,可算是一举两得。
三、试误式小练笔,激发学习动机
试误法也称“尝试教学法”,是由教师设置情境,让学生对某一学习任务经过尝试后激发浓厚的求知欲,为之努力找到正确答案的教学方法。其法源于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桑代克根据对“学习”实验的观察后,认为当被激起动机的情境时,会进行各种尝试。动机是学生进行主动学习活动的驱动力。尝试性小练笔运用在美术课中,特别是在创作教学中,不失为一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的好方法。
四、摸底式小练笔,有效调整侧重点
摸底小练笔能使教师根据学生已有基础和经验把握教学的起点,及时调整侧重点,避免高估学生或低估学生的情况发生。有时上课总是摸不清状况,课堂设计一个小练笔,能快速真实客观反映孩子的能力水平。
如笔者在执教浙美版三年级上册《找果子的刺猬》一课,老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刺猬外形特点,总结出刺猬①整体外形:滚圆的身体,尖尖的脑袋,短小的四肢。背上有尖尖的刺。②细部特征:炯炯有神的黑眼睛,椭圆形的小耳朵,嗅觉灵敏的大鼻球,之后马上安排一个小练笔。初次尝试:你能用橡皮泥变出一只刺猬来吗?3分钟时间尝试制作一只刺猬。根据学生制作刺猬的情况调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流程。通过摸底式小练笔的设计尝试,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目标、重难点,对课堂流程的安排做出合理安排,避免无效教学,推进高效课堂。
 核心素养下的小练笔在课堂中既有独立性,又要有机融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在每个环节,才能更好地发挥出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小学美术教学论》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余洋 马晴 2011年8月
[2]《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伊少淳200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