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体育课程建设中,对体育课程进行改革,是当前的热点问题。不同的学者看法不同。体育教师在教学时,要科学合理的看待体育课程。在教学中结合多种教学的优势,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体育学科的独特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程建设;热点问题
引言
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是当前学校体育课程建设中的热点问题,许多学者对如何进行改革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体育课程改革是学校体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一项非常复杂和艰巨的任务。对小学体育课程改革首先要明确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并了解学科类课程与活动类课程之间的关系。
一、体育课程的性质认识
有关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人们的看法并不一致。有些人认为体育课程属于活动类,它的基本特征是身体实践活动,因此具有活动课程的基本属性。也有些人认为虽然体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但是它是需要经过严格和系统学习的学科课程。还有些人认为,体育既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又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性质,因此属于型的课程。对待小学体育课程性质的看法不同,则确定的课程目标和选择内容及排列也会有所不同。不同的人对于体育课程性质的看法不同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研究者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因此得出的结论有所差异。在研究体育课程性质时,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客观地观察分析问题,才能够有科学而准确的认识。
二、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分析
1.从课程分类角度分析
从课程分类的角度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课程分类的形式有多种,每种类型的课程都会受到教育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体育学科一直被认为是学科课程为主,这种课程形态把体育当作一门科学,认为体育课程中既包括科学理论也包括运动科学实践活动,因此在进行课程设计时,以体育的科学理论和实践为依据,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和排列。把体育作为学科课程进行设计,能够充分体现出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在课程设计中,承认体育是一门科学,并确立了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用科学有效的教学内容,保证全体学生掌握基本系统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在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习惯于按照学科教学的模式来组织和实践体育教学。但是把体育作为学科课程设计也有一定的缺点和不足。如:学科课程的设计过分强调体育知识和技术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导致体育教学的内容偏多,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兴趣,教材中很难体现出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也无法体现体育的教学目标。
2.从科学属性角度分析
从体育的科学属性角度研究体育学科的话,它一方面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构成社会文明的组成部分,而从另一方面来看,体育运动要作用于人,能够科学有效地促进人的身体发展。因此在学习时,还会涉及于自然科学的知识,如人体生理学、人体解剖学、营养学、保健学等,从这个角度来说,体育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所以体育是一门综合科学,体育是由多学科综合而成的,包括体育科学理论和体育运动实践,因此要想设计体育课程非常复杂,它是一门具有综合课程性质的学科。
3.从运动实践角度分析
与其他学科不同,体育学科是身体运动实践和认识活动的统一,学生是通过身体运动直接参与身体实践活动的。在体育活动中,学生在练中学,学中练,既有身体活动又有心理活动,是身心统一的实践过程。同时学生在体育实践中,不断的认识自我、改造自我和完善自我。因此体育实践活动让学生的身体得到了全面积极的锻炼,同时又受到了思想、道德、意志、情感和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教育。这与其他的学科教育有所不同。此外体育学科中的运动项目都具有竞争性和冒险性。在进行体育运动时,学生的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得到了提高,增强了学生的体质,促进了学生身体的发展。由于学生的性别及身体发展的差异,不同学生在身体形态、机能水平、运动素质和运动功能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因此体育学科的设计在选材教学组织等文献要考虑学生性别的差异。体育学科的多元性和独特性使得体育学科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是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它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是具有综合性的文化科学基础课程。
三、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意见
1.适应课程发展趋势,改革单一的教学模式
体育学科一直是以学科课程为主进行编订的,它对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体育课程的改革奠定了基础。但是这种单一的体育学科课程模式又存在着不足之处。因此改革体育课程模式,吸收各种理论的优点,是当前改革的趋势。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在进行改革时,要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对课程结构进行改革。在改革体育学科课程时,要认真思考,扬长避短,吸收各种课程理论的优点,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进行改造并形成科学的体育课程体系。
2.加强研究进行多种体育活动课教学实验
在进行体育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要避免把课程混同于教学。作为体育教师要明确课程与教学的关系,理解课程的意义和要求,并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以促进体育教学改革广泛而深入的发展。同时在体育活动课的教学实验时,要处理好体育学科与活动课程的关系,根据课程特点,进行优势互补,完成体育教学的目标。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要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拓宽他们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特长,提高他们的体育能力。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结语
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要辩证客观的等待体育课程,根据体育课程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及方法和考核评价等。通过教学总结经验,有计划有条理的进行,促进体育课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雷飞.对体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12):130-130.
[2]李胤锋.针对中学体育教学的几点看法[J].读与写(上,下旬),2013,(1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