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我国移动支付金融服务现状分析

我国移动支付金融服务现状分析

作 者:胡雅慧 (江西财经大学,江西 南昌 330013)

摘   要:移动支付金融服务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金融服务模式,当前移动支付金融服务的发展在我国金融服务业中占据巨大比重,并仍有发展空间。但是,目前人们对该服务的理解不够深入,其选择意向也会受影响。本文将在总结前人研究结果的前提下分析我国移动支付金融服务的发展现状,包括移动支付平台本身特点、信息提供、服务品质该种服务在我国发展的可能性等要素。
关键词:移动支付;金融服务;现状

一、引言
移动支付,根据行业内最认可的移动支付论坛(MobilePaymentForum)的定义,也可称之为手机支付,是指交易双方为了某种货物或者服务,使用移动终端设备为载体,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的商业交易。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诸如智能手机等移动支付端的普及,移动支付这一金融服务方式得到空前的发展动力,建立在移动支付基础上的例如账单支付、票务、手机银行等金融业务的效率也有了大幅提高,包含移动支付的互联网金融也将加快开疆拓土的步伐。
二、我国移动支付金融服务发展现状
(一)移动支付金融服务特点分析
基于互联网流量客户的生态模式。寄存于移动支付之上的金融服务只有不断提高自己在互联网上的流量才能得到更多客户的认可。比如近些年的滴滴打车,通过价格战吸引更多的用户以提高自身的产品竞争力。支付宝旗下的余额宝,实质上是一种基金投资方式,通过运用移动支付的平台优势,吸引更多的客户,在拥有较多的客户的前提下,提高了客户的资金收益率和货币流通自由度,相比传统的金融机构诸如银行,大幅提高了用户的收益率。
服务对象覆盖面广泛。传统金融的客户多为具有较高资产或信用评级的用户,而移动支付金融服务的用户多是不与传统金融客户相重合的。由于传统金融机构的融资高门槛,绝大部分小微企业主及无资信水平担保的个人会选择互联网P2P等网络平台进行借贷活动,而这些都是离不开移动支付服务的。
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的核心组成部分。移动支付金融服务和互联网模式的发展十分密切。移动支付涵盖P2P、C2B、B2C等多种形式,为互联网众筹等互联网金融创新模式提供资金流转渠道。
(二)移动支付金融服务发展困境分析
监管难度加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深入和移动支付的不断普及,移动支付的市场在不断扩大,客户人数也在不断增多,金融服务的信用水平、金融服务的消费者的权利是否能够得到保障,对移动支付行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都至关重要。移动支付的一个明显缺陷便是资金的滞留问题。许多移动支付在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也导致了大量资金滞留,但是移动支付却很难保证这些资金的安全性,银行对此也无能为力。目前,国家已经就移动支付的监管方法制定了一系列的方案,比如对个人在网络上的交易转账、消费支付的额度进行严格的限制。
客户年龄段过于集中。当下的移动支付的金融服务用户偏年轻化,移动支付在高龄用户中的知晓率不算高。根据有关机构的调查数据显示,当前的移动支付的主要使用者是年龄在20-35岁的年轻群众。在使用移动支付的金融服务过程中,这些群体表现出较高的受教育程度,同时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同时也愿意对自己的使用移动支付的时间、地点等方式进行改进。但是,这些年轻用户很难成为移动支付金融服务方面的主要收入来源,同时,具有较高财力的年老的用户又因为不熟悉移动网络的交易安全程度,对交易仍然持较为保守的态度,使得金融服务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地域覆盖面仍待推广。在我国的一些较为偏远的西部地区,移动支付仍然不为群众所知,移动支付的宣传力度并没有覆盖到这些落后欠发达的地区,一些居民仍然不清楚移动支付的普及程度和金融功能,使得移动支付的普及成为了问题。
(三) 移动支付金融服务发展可行性分析
突破时空限制的服务方式。移动支付可以打破传统金融服务的时空局限,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享受金融服务,同时更好地保护隐私。借助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可以提供全方面的金融服务,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资金交换渠道,为经济资源的转移提供了有效、便捷的金融支付方式。
相对低廉的交易成本。移动支付的金融服务是在互联网这个网络平台上产生的,节省了很多在实体运营期间可能存在的成本费用,可以说这是移动支付金融服务的一大优势。移动支付金融服务的交互双方都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活动,相比于实体的交易活动,移动支付金融服务不仅减少了客户在实体金融机构所耗费的时间,同时也给客户更多的选择余地。
信息更加全面透明。借助于较为先进的互联网金融网络平台,不论是金融消息的传递还是金融资讯的收集,效率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由于金融市场的日益规范化,更有利于我们对这些金融信息进行辨识和获得。借助于移动支付平台,我们也能够很快速地查看到自己交易活动的详细情况,更好地了解自身资金开支特点,从而有益于金融服务的正常交易和自主理财意识的增强。
助力传统金融机构开拓业务。基于移动支付的手机银行可以在不增设物理网点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挖掘市场客户潜量银;此外,在跳出时空的局限后,银行等金融机构除了可以在一款软件上集合所有金融服务外,还会得到更多动力来进行金融创新,为客户开发新型服务。
最后,借力于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和广泛普及的移动支付终端,移动支付这一金融服务方式在电子商务领域大展身手、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后,将凭借着其高速、便捷、低成本等优势在我国互联网金融及实体经济领域创造更多奇迹。
参考文献
[1]李平.金运伟.陈林.第三方支付研究综述[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6.P39-44.
[2]Gunnar Camne. “The Mobile Money Revolution”. ITU-T Technology Watch Report. 2013. P1-4.
[3]荣依楠.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及研究对策[J].商业经济.2016.P73-74.